加快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思考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是构建该体系的重要途径。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后,曾都区委、区政府提出“五区建设”目标,将“文化名区”建设提升到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统筹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曾都区以建立覆盖全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着力点,以文化基础设施为载体,以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为抓手,以文化服务为核心,加大建设力度,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 坚持整体推进,基层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坚持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基本建成以城区为纽带、以基层服务站点为支撑的覆盖城、镇(办)、村(社区)三级的综合性文化服务网络。全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均依托现有文化阵地开展,即:各办事处依托城区文化馆(区群艺馆统筹),各镇依托所属综合文化站,各村(社区)依托所属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目前已完成所有镇、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5个镇(办)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37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均统一配备了电脑、电视机、照相机、摄像机、音响设备、投影仪、书报、棋牌等设施设备,功能比较齐全,并免费向群众开放,满足开展舞蹈、戏曲、摄影等免费培训的需要。同时,建成152个村(社区)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52个农家书屋,部分村(社区)还修建了篮球场、羽毛球场和乒乓球场等。区政府连续五年把广播影视工作列入政府“十件实事”,着力推进公益电影放映工程,组织流动放映队26个,按照“一月一村一场”的要求,每年依托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放映2800余场次。公共文化半小时服务圈基本形成,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了最基本、更丰富、更全面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注重固本强基,重点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结合近年来开展的各文化类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相关设施建设。一是推进农村综合文体广场建设。从2015年开始,曾都区按照“七有”标准,同步展开农村综合文体广场建设,逐年分批建设,最终达到全覆盖。同时,融合精神文明建设、科普、法治宣传、党员教育功能,将相关宣传栏、展示墙等载体进行一体化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已在47个村6个社区共建成53个农村综合文体广场,2018年计划再新建20个。二是加大配套体育设施建设力度。每个已建成的农村综合文体广场均至少配送一副或多副7件套的体育器材,有力强化中心体育健身功能。三是高标准完成“村村响”和“户户通”工程建设。“户户通”完成20000户建设安装任务;“村村响”工程建成一个区级平台、4个镇级平台、84个偏远地区村级平台和481个村级终端。这些重大公共文化类项目的建成,进一步完善了曾都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功能。
(三)突出服务供给,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坚持以文化扶贫为牵引,以完善基础设施为抓手,以各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载体,举办各类大型文艺演出,丰富了全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按照“月月有活动、周周有辅导、天天有开放”的工作思路,针对社会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群众对文化多样性的需求,采取区群艺馆与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相结合、文化培训和自娱自乐相结合的形式,逐步把触角延伸到社区、农村、学校、企业、军营等人员聚集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服务。为庆祝节假日,举办形式多样的广场文艺演出上百场,特别是“元宵节广场文艺汇演”办出了特色,深受群众喜爱。广泛组织、引导居民参与群众性文化活动,城区各广场、居民小区、各集镇所在地晚间以健身为目的的文化活动遍地开花。民间艺术活动蓬勃发展,全区各镇、村(社区)组织广场舞蹈队、民乐演唱队、锣鼓艺术队、合唱队、太极拳队等各类文艺团体59支,都具有各自的特色。行业协会等组织作用发挥明显,定期组织文化系统干部和各协会专业人士到各镇办和社区(村),深入群众,开展现场创作、成品赠送、经验交流等活动,充分发挥专业组织的指导帮带作用,促进群众欣赏和创作水平的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曾都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管理使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认识有差距。区委、区政府对文化建设非常重视和支持,但与群众火热的文化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一些硬件设施的配套建设还比较滞后。有的镇、村虽然明确了分管领导、文化专干、文化管理员,但由于基层事务繁杂,投入到文化工作上的时间、精力不够。有的村“两委”对如何充分发挥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作用的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措施与办法不多。
(二)设施分布不平衡。曾都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基础较好、发展较快,但限于建设指标、适宜场地等客观原因,配套设施分布仍存在不均。比如,有的主城区社区由于土地资源稀缺,投资力度相对较小,中心设施建设面积相对较小;有的村偏大偏远,居住地相对分散,存在集中建设和分散服务的实际矛盾;有的社区活动场所整体布局不太合理,有的离居民区过远,有的过近,有的服务场所和办公场所混在一起,服务场所设在楼上,不便民。
(三)队伍结构不合理。文化服务工作具有专业性、日常性、持续性等特点,但曾都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还存在人少事多的矛盾。文化从业人员梯队建设不合理,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尤其是村(社区)一级的日常管理服务人员落实不到位,缺少文化专职管理和服务人员。2017年,曾都区为各镇文化站解决了2个公益性文化服务岗位,但一时还难以覆盖至所有村(社区)。
(四)作用发挥不充分。一些村(社区)还存在“重建、轻管、轻用”的现象,部分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不高,运行状况不理想,作用发挥不充分。农家书屋作用发挥不够,藏书更新难、流转速度慢、开放时间有限。农村电影放映影片内容较为单一,加之新媒体的冲击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观众普遍不多。
三、意见建议
抓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管理使用,有利于构建基层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有利于整合资源、推动共建共享,有利于推进城乡基层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健全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管理使用工作列入重要工作内容,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上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沟通合作,搞好统筹协调和指导,整合利用基层设施设备资源,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文化部门具体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加大考核力度。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立足实际,科学制定工作推进计划,进一步完善工作绩效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并逐步提高权重。尽快制定群众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指标,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探索第三方评价机制,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真正将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与各地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有机结合,深入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三)加大财政投入。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基层为重点推进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增加财政投入。特别是在农村综合文体广场建设方面,由于曾都区活动人口多,文化需求旺盛,硬件建设力度稍显不足,应适当增加文化广场项目指标和配套资金投入。结合免费开放工作,建立基层公共文化单位的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保证公共文化机构的正常运转。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金融支持等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捐赠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进一步鼓励支持民间文艺团体发展。
(四)加强队伍建设。人才队伍缺乏是制约基层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瓶颈”,需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业务精湛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一是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村 (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立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岗位,按需配齐工作人员。二是把公共文化服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纳入国民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加大对基层文化队伍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三是不断完善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政策措施,积极做好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不断加强基层乡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充分挖掘、培育基层业余文化人才,激发创造活力。同时,要积极扶持地方特色文艺队伍发展壮大,支持业余文艺团队和乡土文化能人开展系列文化活动。
(五)丰富服务内容。一是继续完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服务功能。比如,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应具备书刊阅览、文艺排练、书画展览、非遗展示、科普教育、健身养生、课外辅导、志愿服务、便民服务等功能,应常年坚持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文化体育活动或特色文化服务项目。二是大力培育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引导社区策划面向大众、参与面广、服务面广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为基层购买一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定期开展公共服务活动,使文化配送服务真正沉下去,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常态化、多样化、特色化、品牌化。三是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力度。丰富文化惠民内容,推进资源整合流通,使公共文化资源“活”起来,公共文化服务“动”起来。着眼“区里有品牌、街道有亮点、社区有特色”目标,依靠三级群众文化服务网络打造高质量的地域文化、行业文化、群众(草根)文化等品牌。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