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加快我市经济发展,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围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主题,开展了专题调研,采取听取汇报、深入企业视察、召开委员座谈会等形式,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就进一步做好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随后,市政协十一届十一次常委会议又以“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为主题,进行了专题议政。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传统产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市把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任务,下大力气抓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通过项目建设,增强了产业发展后劲;通过园区建设,打造了产业聚集平台;通过重点扶持,帮助企业解决了困难;通过推进改革,激发了企业活力;通过优质服务,优化了发展环境。特别是通过开展“保增长、调结构、抓项目、强园区,全力打好工业发展攻坚战”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增强了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传统产业的规模、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我市传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着力解决传统产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龙头企业少,带动作用差,这和省会的经济定位很不相称。二是产品结构层次较低,高附加值产品较少。如纺织服装产业以棉纺织初加工产品为主的产品结构尚未得到根本改善;化工产业中的电子用化学品、皮革用化学品、造纸用化学品等新门类精细化学品以及国家鼓励发展的化工新材料等几乎空白。装备制造业生产整机产品的企业少,整机产品的销售收入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较低。生物医药产业也存在中低端产品比重大的问题,许多产品附加值较低;三是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多数企业研发投入比例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新技术、新工艺推广速度不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长。四是驰名商标、名牌产品较少。与先进城市相比,无论数量还是知名度,我市都有不小差距。五是发展环境尚需优化。我市虽然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但吸引和激励作用不够,一些部门服务意识不强。


       三、关于改造提升我市传统产业的意见建议


       (一)利用多种途径,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开发,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必由之路。我市应引导企业通过多种途径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一是走“科企联姻”之路。多途径、多形式开展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科技合作,通过赞助、买断、提前介入科研院所的中试、小试项目,共建研究机构等方法,建立紧密型的合作关系,提高“科企联姻”效果。如华药先后与国内外30多个大专院校、研究所建立多种形式的科研开发联合体,开展协作攻关,极大增强了自身的研究开发能力。二是走“招才引智”之路。在摸清企业各类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组织企业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招引人才,参加各类人才招聘活动,并运用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招引适用人才,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支持。三是走“创新开发”之路。引导企业应用先进技术,通过自主创新,提高装备水平、改进工艺流程、提升产品质量,研制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四是走“联合互补”之路。我市的传统产业中,一些企业的产品、设备、技术、市场等软硬设施基本相似,但又各有优劣。建议引导企业通过联合协作,达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使技术和设备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积极搭建平台,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一是搭建项目落地平台。大力建设完善6大市级工业园区和33个县域工业园区,吸引更多市场前景好、发展后劲足、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企业和项目落户园区,充分发挥园区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支撑作用。二是搭建政策平台。一方面帮助企业掌握、享受上级出台和我市制定的扶持政策,使其充分享受费用减免、项目用地、产业引导资金等优惠;另一方面,在产业布局、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等方面制定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激励优惠政策,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三是搭建人才平台。积极与高校联办特色班、专业班,为我市产业发展培养急需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医药、纺织、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培养熟练工人。建立留住人才的激励机制,从户籍、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帮其解决后顾之忧。四是搭建融资平台。利用贷款贴息、借款、无偿资助等多种形式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对开展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企业实施减税或免税;设立科技开发基金、创业基金,促进科技成果商业化;鼓励担保机构积极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担保,解决融资难问题。五是搭建服务平台。通过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通畅快捷的行政效能投拆机制和阳光透明的政务环境,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企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努力营造透明、公正、公开的发展环境和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

       (三)依靠高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一是依靠技术改造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我市有很多传统企业具有做大做强的条件,要找准制约传统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瓶颈,加快新型制造工艺、流程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对照技术标准和产业政策,狠抓企业的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加快推进节约生产、清洁生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努力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低排放,可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二是运用高新技术促进产品升级换代。以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研制为重点,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并积极推广应用,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如博深工具集团自创建之日起就确定走自主品牌之路的经营战略,开发出200多种新产品,使其成为国内最大的金刚石工具生产企业。三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从行业、企业两个层面,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融合。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及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选择一批有条件的企业开发推广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支持企业建立以设计开发、生产制造为核心的制造集成系统,以财务、成本、人事为核心的经营管理系统,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营销系统,提高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建议推广博深工具、石药集团等先进信息化示范单位经验,加快我市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步伐

       (四)实施集群化战略,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从我市园区发展现状看,目前已完成产业集聚的初级阶段,今后应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政府规划与政策的引导,促进产业由集聚向集群发展。一是下大力气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百亿企业。这部分企业侧重于关键技术研发、核心部件制造和整机组装、市场销售等,这既有利于其自身的成长壮大,又能带动本地企业乃至整个产业升级改造和发展。二是培育一批“小而精”、“小而专”、“小而特”企业。根据我市产业特点和骨干企业情况,选择一批中小企业作为培育重点,鼓励企业瞄准龙头企业配套业务,搞好新产品开发,提高配套能力,加快自身发展。三是大力推进企业间的配套协作。运用市场手段和政府调控职能,加强我市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的合作,在全市范围内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形成以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为基础、大中小企业共存、不同类型企业共生的产业链,推进我市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发展。

       (五)培育知名品牌,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一是实施名牌兴企战略。以培育百亿级品牌企业、十亿级品牌产品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我市医药、纺织服装等产业的传统优势,抓住常山集团、辛集皮革、华药、石药等企业有影响的主导产品,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石家庄制造”品牌。二是通过实施贴牌、借牌、引牌,引进全国性、世界性品牌企业嫁接改造我市优势企业,为传统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是推动企业建立现代营销体系。支持企业积极运用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模式,开展网络营销。积极组织知名企业、知名品牌产品参加国际国内大型展览展销会,增强我市传统产业品牌产品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影响力。四是引导企业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做好广告促销、形象宣传、售前售后服务等工作,着力提高我市知名品牌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美誉度。

        (六)解决重点问题,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纺织服装、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不仅是我市的传统产业、支柱产业,也是全市经济的安身立命之本。因此,应切实解决这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中存在的重点问题。

        纺织服装产业应加大开发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力度。建议我市建设省、市级服装设计研发中心和纺织工艺研发中心,充分发挥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实验室作用,为广大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纺织企业应大力调整产品结构,紧跟国际潮流,加快再生纤维素纤维、蛋白纤维、高技术纤维以及功能性、差别化合成纤维和高档纯棉产品开发生产,提高棉精梳、紧密纺纱线及面料质量水平。服装行业应切实解决品牌缺失这个关键问题,狠抓研发、设计和创意,在个性化上下功夫,努力打造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地区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化工产业应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化工示范基地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与晋煤集团、阳煤集团、神华集团、旭阳集团和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促进化工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同时引导企业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技术的攻关力度,加快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切实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增长方式。

        装备制造产业应加大项目谋划和招商力度,抓紧谋划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扶持方向的新项目,突出抓好煤矿装备、轨道交通运输装备、通用航空产业、电机设备等重大产业链项目的谋划工作,确保重大项目不断档。同时,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以财政补贴形式支持重点装备制造企业建立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企业产品开发、制造、试验、检测能力。

        生物医药产业应结合国内外生物产业发展先进成果和我市实际,在巩固原料药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型药物制剂,突出发展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加快推进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大力发展营养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积极谋划建设头孢抗生素、现代中药、医药中间体三个重大产业链条,不断完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首页
  • 电话
  • QQ
  • 信息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