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

来源: 湖北慈善公益网 2018-10-15

 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是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最应体现教育公平的领域。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抓住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为此,市政协组织力量就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义务教育发展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125所,在校生98.58万人,专任教师6.53万人。其中,小学1750所,在校学生67.2万人,专任教师4.16万人;初中375所,在校学生31.39万人,专任教师2.37万人。全市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9.97%,巩固率达到99.41%;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9.49%,巩固率达到97.56%。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坚持把义务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采取了强化政府责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如强力推进“山区教育扶贫工程”。计划通过2年的时间,在6个山区县新建6所城区寄宿制初中,新、改扩建50所中心乡镇寄宿制小学,使深山区学生走出大山。使每一名山区孩子都将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较好地解决了占市区学生总数近20%、约6万人的外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受到了全国人大、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新华社、《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加强队伍建设,建设高水平的义务教育人才;坚持以人为本,搭建素质教育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政府统筹,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学校管理,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等一系列的措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二、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我市义务教育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义务教育的发展水平与省会的地位、与广大市民希望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等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各级政府教育经费整体投入水平仍然偏低

一是缺乏刚性约束指标。国家提出到2012年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河北省没有就市、县投入提出约束指标,导致从省到县,教育投入越到基层保障政策的约束性越被弱化,财政性教育投入缺乏有效保障。财政困难县(市)存在“两个比例”、“三个增长”、教育费附加征收拨付不到位的情况。特别是目前的教育投入水平尚处于保运转状态,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二是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由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投入资金巨大,资金筹措有效机制还未建立,县级配套资金严重不足,致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推进困难。

(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尽管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区域差距仍然存在,导致区域之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学校办学条件、教师工资待遇差距较大,造成了区域之间教育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的区域差距,引发教育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区域结构失衡,校长、教师和学生在较大范围内从欠发达地区流往发达地区。

(三)教育资源配置仍不能适应城区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全市学校布局调整取得阶段性成绩,但学校扩容问题以及校点布局分布不合理状况未得到根本转变,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发展不够均衡。一是配套学校建设不到位。随着城镇面貌三年上水平的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新建小区逐步增多,城镇人口急剧膨胀。但小区教育配套设施建设相关政策未能及时跟进,2010年前存在的“该建不建”、“建设不达标”、“建而不交”等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此外,学校用地面积小的问题依然存在,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在城区改造和建设中无论增加或置换教育用地难度都较大。二是受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均衡的影响,出现班额过大和班额不足两个“极端”。有些学校规模过大,班额数明显超过教育部门相关规定,而有的初中和小学却是规模过小,班额不足。三是外来人口子女入学压力不断增大。随着来石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加,非本市户籍学生增长迅速,部分学校在校生非本市户籍学生已超过本市户籍学生,“以注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政策落实存在极大困难;而且非本市户籍人口流动性大,对区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带来一定难度。

(四)教师数量不足、师资结构不合理制约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农村小学普遍存在着教师年龄偏大、缺少年轻教师的问题;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学科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农村大部分学校,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教师基本满足需求,但信息技术、音、美、体、健康等学科专职教师较为紧缺;农村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亟待转变与更新,教师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学校办学水平的差距导致义务教育高位均衡任重道远

 目前,不同学校之间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存在较大差别,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并直接引发“择校热”。政府虽然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各类学校招生采取“就近入学原则”,但现实中择校情况依然存在,一些家庭为了让孩子进入更好的学校,不惜在好学校附近购房、租房、迁移户籍等。


三、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均等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和机会,提出如下建议:

 (一)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夯实义务教育发展基础

落实政府责任,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各级政府教育投入,确保“两个比例”、“三个增长”落实到位,不断提高教育投入保障水平。

(二)大力实施教育提升工程,全面提高义务教育发展水平

 着力推进教育规划提升、教育管理提升、教育质量提升,努力实现区域教育布局合理、学校设置规模适度、学校建设规划科学、校园环境绿化美化、校园文化传承特色、教育质量全面提高、依法治校平安和谐。把每一所学校管理好,把每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提高上去,推动教育全面提升、科学发展。

(三)强力推进山区教育扶贫工程,破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难题

加大资金筹措和项目建设督查力度,确保山区各项工程按时保质完工。统筹资源配置,加强学校管理,确保山区学生享受良好教育,使山区教育与全市城乡教育发展的大局同步,让山区孩子与市区中小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四)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提供充裕的优质教育资源

 在“一托二”、“学区一体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联合体模式,打破城乡界限,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加强对农村县(市)的配套倾斜力度,把资源更多的向农村倾斜,把资金更多向农村投入,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加强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全力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和校车安全工程,政府加强监管,确保把中小学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完善小区配套教育设施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小区配套教育设施建设和移交管理问题。着力突破初中教育发展不均衡瓶颈,消除市区和县城初中学校“大班额”现象。

 (五)全力打造充满活力、激情奉献的教师队伍

  切实加强培训,提高三支队伍整体素质,努力实现“校长专家化、教师学者化”。深入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打造一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一流教师队伍。

(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动摇,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为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保障,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首页
  • 电话
  • QQ
  • 信息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