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做好新时代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九大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了全面部署,对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人民政协要“通过协商会议、建议案、视察、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提出意见和建议,积极履行民主监督职能。”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中要求“重视发挥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委员来信来访、委员举报和民主评议等在民主监督中的作用。”强调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在加强协商民主建设、履行民主监督职能中的重要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对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必须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摆在政协工作重要位置,进一步深化认识、加大力度、完善机制,推进新时代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深入开展。
一、深化对新时代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
(一)做好新时代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政协工作新部署新要求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这就为人民政协工作指明了方向。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过程,是反映民意、凝聚共识、促进团结的过程,是“为民说话、替民请愿、帮民解难”的过程。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政协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紧密联系新时代政协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认识做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在履行政协职能中的地位作用,切实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把这项关系大局、关系稳定、关系民心的工作做实做好。
(二)做好新时代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人民政协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人民政协来自人民,人民性是政协的本质属性。关注人民群众喜怒哀乐,反映人民群众合理诉求,是履行职能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阶层不断分化,阶层性、群体性的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化。及时反映人民群众呼声、意愿和要求,是人民政协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其他组织和机构无法替代的。政协由各界别组成,汇集了社会方方面面的代表性人士,从一定意义上讲,了解了各界别的意见就基本上了解了多数人的意见,掌握了各界别的情况就基本上掌握了整个社会的情况。通过反映社情民意,可以使广大群众的意愿和诉求及时、有序、充分地表达,在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构建双向、畅通、规范的政治传输渠道,有利于寻求最大“公约数”,有助于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理顺社会情绪、增进社会共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三)做好新时代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政协工作的主题是团结和民主,只有真正了解民情、尊重民意、顺乎民心,才能实现团结和民主。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社情民意是协商讨论的客观依据,政协许多重要的调研课题和好的建议,往往都是从委员和群众的意见中归纳出来的。社情民意是开展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有不少社情民意就是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直接或间接的批评、揭露。社情民意也是参政议政的基本素材,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社会上发生的一些重要情况,有许多就是委员们视察调研、议政建言的好题目。政协的工作实践表明,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这项做好了,政协履行职能的工作就更接地气、更有实效。
(四)做好新时代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快速反映和落实政协委员意见和建议的有效途径。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为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委员参政议政提供了一个主动、及时、快捷的方式和渠道。提案、视察、协商议政、专题调研等履行职能的形式,往往需要经过一定的组织程序和筹备过程,对一些紧迫问题的协商解决往往显得滞后。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优势就在于政协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可以随时将有关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通过政协组织向党委和政府报送,弥补了其他履职形式在时效性方面的不足。同时,做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也是发挥政协组织参政议政整体优势的有力措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畅通了基层政协到全国政协的信息渠道,一些出现在地方,需要上级通盘考虑协调的重要问题得到了及时反映,提高了参政议政实效,激发了委员履职热情。
二、把握新时代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特点优势
(一)界别性。界别性是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重要特色。人民政协由界别组成。政协的每一个界别都联系着一部分群众。政协社情民意信息主要是反映政协委员及其所联系的本界别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界别性是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区别于其他信息的一个显著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了解了政协各界别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就了解了全社会的舆情和思想动态,有利于有的放矢做好思想疏导工作
(二)短平快。社情民意信息文字简短,报送灵活,传递速度快,随时反映、随时编辑、随时签发、随时上报。委员反映一条重要社情民意信息,当天反映,当天整理编辑,第二天就能送到党政领导的办公桌上,领导有批示的话,很快就能办理落实。这就是社情民意信息 “直通车”的优势。相对于提案来说,传递速度要快得多。提案有审查立案、交办、办理、反馈等规范性程序,周期相对较长一些。社情民意信息短小精干,灵活报送,传递较快。
(三)经常性。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日常性工作,没有阶段性,是“全天候”工作,随时随地都可以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不像提案相对集中在全体会议期间,更不同于专委会提出的《调研报告》、《意见与建议》。反映社情民意是一项常态化、日常性重要工作,方便委员履行职责。“经常性”特点,为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就近就岗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提供了方便。
(四)层次高。社情民意信息是专门报送党委和政府领导参阅的,报送的层次比较高。对关系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要社情民意信息,还可以直接报全国政协办公厅。这与提案有所不同,提案都是提交到政府有关部门办理,不能越级提交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可以“越级反映”。
(五)警示性。社情民意信息以反映情况、提出批评建议为主,以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和要求为主,以提醒党委、政府引起高度重视、帮助协调解决的问题为主。一句话,社情民意信息以报忧为主。这有别于党政部门以交流工作、交流经验为主的信息。如果说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很有特色,那么这个特色也就在这里。党委和政府能够通过政协这条独特的信息渠道,源源不断地听到他们不易听到的声音,了解到不易了解到的情况,从而促进党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三、当前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一方面,对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与政协的例会、提案、调研、视察一样,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另一方面,有的同志对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有畏难情绪,怕给党政领导捅“漏子”,存在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质量不够高。一是选题不准,对党政关注的重点问题、社会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握不准,有份量的信息少。二是缺乏深度,对反映的问题缺乏深层次思考,原因分析不到位,提出的建议针对性、前瞻性、可操作性不强。三是特色不明显,没有把社会各界群众怎么想、怎么看、有什么要求反映出来,反映的问题代表性、典型性不强。四是反映主体显得比较单一,收集上来的信息是“社情”多“民意”少,要求解决实际困难的多,而一些具有苗头性、倾向性的群众意愿较少;反映社情民意的途径和形式也不够全面,在反映社情民意途径和机制方面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三)齐抓共管不够。一是委员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积极性不高,参与面不广,缺乏调动委员积极性的有效途径。二是专委会的基础性作用体现不充分,组织和发动委员的工作不到位。三是党派团体的重要作用体现不明显,反映社情民意积极性不高,工作力度不大。四是特邀信息员的骨干作用发挥不到位,责任不够明确,存在着讲起来重要,忙起来忘掉的问题。
(四)制度不够健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跟踪反馈制度的缺陷日渐成为政协做好社情民意工作的主要障碍,工作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完善,造成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现象,程度不同影响了委员的积极性。
四、做好新时代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不断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工作者,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把思想认识行动高度统一到党的十九精神上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政协各项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刻认识做好新时代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不断增强做好新时代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二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政协章程。通过举办培训班、报告会等方式,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和政协章程,准确把握党中央对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深刻认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在人民政协工作中的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树立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作为履行职能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贯穿于政协各项工作之中,以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新成效体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新作为。
(二)注重体现特色,不断提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质量。一要发挥界别特色,充分反映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各界别尤其是民主党派、工商联等政协参加单位要发挥好界别特色,深入到所联系的界别中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把社会各界群众分散的、个别的呼声汇聚成系统的、集中的意见和建议,以界别或以党派团体名义加以反映。二要发挥智力密集的特色,提供有价值、有份量的信息。人民政协人才济济、智力密集,要充分利用委员的工作经验和聪明才智,提出具有针对性、前瞻性的意见建议,为党政部门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社情民意信息。要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适时约请有关委员和专家学者召开专题座谈会,有针对性地收集民情、汇集民意。要围绕关系国计民生和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和建议。三要发挥位置超脱的特色,客观公正地反映实情。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要发挥位置超脱的优势,运用包容各界、联系广泛的有利条件,了解和反映不同界别、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愿望。要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一是一、二是二,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尤其是提出的意见建议,要客观公正。为党政机关客观分析舆情和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三)精心选好主题,发挥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优势。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内容很宽泛,不能什么都反映,要突出重点。选准主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要选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的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议论最多的问题、呼声最强烈的问题,就是我们反映的重点问题。二是要选党委政府急需了解的问题。党委政府亟待了解、但精力顾不上的问题,反映这方面的意见建议,无疑是帮忙帮到关键处、建言建到需要时。三是要选政协委员本职业务范围内的问题,便于发挥委员的专业特长和优势,不说外行话,能够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要发挥政协信息“短平快”的优势,本着从快从速的原则,做到快收集,快整理,快报送,力争在“第一时间”把社情民意反映上去,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为解决矛盾、促进和谐、维护稳定争取时间。
(四)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整体合力。一要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也是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主体。广大政协委员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保持同本界别群众的密切联系,积极了解民情、集中民智、反映民意。要把反映社情民意作为一项基本职责,注重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更多地深入各界群众,在搞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报送有价值的社情民意信息。二要充分发挥专委会的基础作用。专委会要主动加强同委员的联系,把做好日常工作与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使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贯穿于专委会履行职能的全过程。善于在专题调研、视察、提案促办等活动中搜集信息,并注重把调研、视察的成果转化为信息。三要充分发挥政协特邀信息员队伍的作用。特邀信息员是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骨干力量。要注重加强特邀信息员培训,交任务、压担子,引导他们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群众、服务决策,以问题为导向,注重了解和反映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注重反映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充分发挥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骨干作用。
(五)健全完善机制,努力提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制度化水平。一是建立健全培训机制。要加强对信息工作人员的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座谈会、专题辅导等形式,组织信息工作人员学习政协理论和政协基本知识。充分调动信息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帮助他们解决好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尽可能多地安排他们参加政协的视察、调研、会议以及其他重要活动,在学习资料、文件传阅等方面多提供一些便利条件,努力拓宽他们的知情渠道。二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要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为考核委员履职和专委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并实施信息工作评比和奖励办法,对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政协参加单位、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对促进党政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优秀信息,要给予表彰和奖励,以更好地调动政协委员和信息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良好氛围,促进信息工作开展。三是建立健全跟踪反馈机制。加强与党政部门的沟通联系,推动政协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进入党政决策程序。加强和改进社情民意信息通报制度,及时通报信息的采用情况、处理意见、有关批示及落实情况。要主动征询党政机关对政协做好社情民意工作的意见,及时督促有关部门抓好办理和反馈,给委员一个满意的答复。
(六)把握重点环节,不断提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实效。要注重引导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在以下五个方面着力:一是重大事件听心声。对一些重大事件和敏感问题,要及时听取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心里是怎么想的,社会上是怎么议论的,积极因素有哪些,消极因素是什么,要及时整理成社情民意信息,并迅速上报。二是难点问题寻对策。比如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精准扶贫帮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发展养老事业等,这类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这类社情民意不求快,但求深、求实,侧重点主要放在“怎么办”上,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三是潜在问题抓苗头。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潜在性问题,常常被人忽视,而这类潜在性问题往往形成隐患、酿成惨祸。抓住这类社情民意,以较强的政治洞察力和超前预测能力,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抓准苗头,分析趋势,晓以利害,提出警示性建议,引起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四是日常生活看变化。反映社情民意就是要关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体现在“菜篮子”、“米袋子”、交通出行、就业安置、孩子上学、食品安全、看病就医、环境保护、治理雾霾、发展养老事业等日常琐事上。这类问题带有常规性,关键在于看变化,善于从平常生活中发现不平常的地方,从老百姓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中发现问题,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对于积极的变化,给于肯定;对于消极的变化,建议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五是共性问题细分析。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表现在下面,原因却在上面。或者是原有的政策、规定已经过时了,或者现有的政策、规定本身就有某些疏漏,或者是对政策贯彻不力。对这些问题需要认真分析,及时通过社情民意,提出对策建议。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