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社区为主的社会危机基层防治体系

作者: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研究 【 转载 】 2020-03-0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关键防线,要推动防控资源和力量下沉,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严守牢。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对于有效应对和防治社会危机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本次新冠肺炎的防控工作中,社区防控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环节。社区工作者作为奋战在一线的防疫人员,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虽然在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保驾护航下,社区基层的防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同时面临重重困难。

  第一,社区在疫情防控中大多承载着超负荷的工作量。许多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工作下沉到社区,例如地毯式人工排查患者、追踪社区居民的流动状态、督导返城人员进行自我隔离、居民体温检测、心理咨询、物资代购、宣传倡导,有的工作还涉及医疗救助和卫生医疗的专业知识,如接送病患、帮重症患者买药,消毒和卫生防疫。然而,不少社区工作者与相关专业不对口,不仅影响了服务质量,还会危及个人安全。在很多情况下,社区工作者在人手有限、资源配备不足的情况下冒着自身和家人的健康风险为居民们提供服务,往往力不从心。同时,社区工作还面临着街道的密集考核,被各种繁琐复杂的文件和表格工作牵扯着大量精力。

  第二,社区参与防疫的社会力量整合不足。在疫情严重、人们生命健康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许多社区辖区范围内的社会组织、企业不得不停止运转,无法有效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防疫工作,使得三社联动的合力没有在防疫行动中得到充分利用。虽然广大社会组织从业者、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利用互联网积极开展心理疏导、情绪支持、物资保障等服务,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危机预警机制的不健全,这些社会力量在社区防疫工作中参与不充分,甚至存在脱节。此外,社区群众动员工作也遭遇一定困境。这虽然与疫情的特殊性密切相关,但也是社区日常工作顽疾的表现。

  第三,社区防疫工作的服务重点有待更加明确。虽然疫情的影响范围广,涉及到每一位居民,但从公平正义的角度来说,社区内的特殊人群和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关怀。这些特殊人群包括失能老人、独居老人、家长因病隔离的留守儿童、滞留异乡的农民工等。尤其对于被互联网边缘化的老年人而言,信息来源渠道有限,受疫情影响,有的老人生活物资补给甚至遭遇困难。因此,在社会危机中,如何满足这些人群相应的生存需求,应成为社区工作、民生工作的重点、难点和战略优先点。

  为加强社区的防疫工作和疫后建设,促进社会危机的长效应对和预防,应构建以社区为主的社会危机基层防治体系。这应该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和重点工作来抓。笔者建议如下:

  首先,保障社区危机防治的“资本”。社区工作者在应对社会危机时面临复杂繁琐且紧急的工作,常常是以牺牲个人和小家来为大家,充当了民生工作和维稳工作的排头兵。为了保护社区工作者,也为了让社区工作的价值被社会重视,应该制定长期的资源部署战略,从工作人员福利待遇、智慧社区硬件建设、应急能力培训等方面加大投入,增加社区危机防治的“经济资本”,加强“人力资本”储备。对于先进社区工作者,应树典型,加大正面宣传,帮助社区工作者建立“心理资本”。在社会危机中,高度集权的公共资源分配机制和公共领域决策机制,与高度地方化的公共服务需求和提供形成了强烈反差。因而,还需加强社区工作领域的放管服,促进政府及其他部门与社区组织的协同合作,增加社区危机防治的“社会资本”。

  其次,强健社区危机防治的“队伍”。社区要强化危机意识,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合理规划和配置社区内社会力量,实现合力最优化。以居委会或村委会为核心,整合社区社会力量,建立以社工、社会组织、物业公司、业委会、家庭代表为骨干的危机防治团队。充分发挥社工的专业优势、社会组织的资源链接能力、物业公司的服务能力,动员辖区爱心企事业单位以灵活的形式提供相应资源,投入到危及防治体系建设中来。在社区建立“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楼长”的防控组织架构,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号召党员、志愿者主动承担楼长职责,实现楼栋的自我管理。对于普通群众,要动员发挥其主体性和能动性,发挥家庭的整合功能和自救功能,在基本满足自我需求的情况下,畅通参与渠道,鼓励其加入到社区志愿服务中来。

  最后,坚守社区危机防治的“底线”。社区需精准定位服务对象的需求,制定社区工作优先服务计划。这要求对社区居民进行合理分类,在社会危机中,将特殊群体、弱势群体放在第一位,及时满足其生存需求。这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同时,积极建立社区专业社工体系,根据社区特色和人口结构,有组织的招募、培训,吸纳专业社工参与社区工作,发挥医疗社工、青少年社工、儿童社工、妇女社工、灾害社工、残疾人社工、家庭社工、移民社工、司法社工等的专业优势,与特殊人群的需求精准对接。这不仅能有效减少危机给弱势群体带来的不可逆的负面影响,也有助于避免给公共部门的公信力带来不必要的冲击。

  总之,危机防治的最佳途径是优化公共治理结构从而有效避免危机的发生,这有助于从根本上实现长治久安。从国家内部治理而言,新冠肺炎危机带来了严峻的现实挑战,但它也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契机,使转型社会中的基层社区提高防治各种危机事件的能力和前瞻性,更加熟练及合理地运用治理策略,动员不同的社会力量来有效地应对各种危机,从而转“危”为“机”。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首页
  • 电话
  • QQ
  • 信息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