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来源: 湖北慈善公益网 2018-10-15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生命,是民主党派永葆生命力的源泉。多年来,孝南各民主党派紧紧围绕区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了了一定的贡献。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影响参政议政质量的提高。

一、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参政议政社会认可程度不高少数单位对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作用的认识存在模糊认识,认为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是没事找事,对民主党派的建言献策不理不睬。有的党派成员所在单位领导,不喜欢你去"参",只要你在单位"干",认为本职工作做好了就不错,没必要分散精力去参政议政,多管闲事,影响他们参政议政积极性。

2、参政议政缺乏制度性和规范性。当前,基层政治协商规范化程度不够,协商制度也不够完善,对于协商的范围、等级、方式、程序等不够明确,协商的时间、内容随意性强,有的流于形式。最主要的根源还是在于缺乏刚性的规定和具体的运行机制,制约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的充分发挥。

3、党派支部对参政议政工作不适应。党派支部班子中绝大多数是来自基层工作岗位上的骨干,本职工作较繁重,没有太多的时间过问党派工作,使班子成员对本支部组织成员的教育失去载体;还有极个别支部组织较软弱涣散,缺乏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存在着“班子是散的、组织生活是空的、参政议政是白的”不良现象。

4、党派成员获取信息渠道不畅通。民主党派成员对党委、政府的有关工作知情不足,了解不深,相关文件见得少,掌握的信息少,单凭每年的几次情况通报会,不能满足民主党派对政府工作全面了解的需求,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知情献策的要求。因此也就不可能准确、合理地提出相关建议,制约了参政议政作用的发挥。

5、参政议政动力不足、作用发挥不够。党派支部往往只是选择个别有参政议政能力的成员参与参政议政工作,没有很好地发挥党派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未能形成强有力的集体参政议政机制。个别党派成员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将政治安排只当成是一种荣誉,参政议政意识薄弱,挂名不出力。

6、参政议政、政治协商实效不显著。建立在不全面了解相关信息基础上的参政议政,提出的意见建议往往缺乏可操作性,难以被政府部门采纳。党派成员的参政议政、政治协商往往只能依靠本身具有的政治敏感性或是自身工作领域可掌握到的相关信息,多见广度而少见深度,建言献策只有建言而缺少献策,缺乏深度。

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思考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能,也是多党合作的重要内容。新形式下,要进一步发挥我区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一方面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各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另一方面要求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以提高参政议政水平为目标,以建设高素质的参政议政队伍为根本,积极探索参政议政的新思路、新方法,全面开展参政议政能力建设。

(一)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党派成员参与参政议政。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如果没有了这一条,参政议政工作将无从谈起,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区委《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的实施意见》精神,深刻认识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断地关注、重视、支持民主党派工作,从而为民主党派发挥参政议政创造更好地条件。

(二)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党派成员参政议政水平。一是加强学习教育。要通过多种措施组织党派成员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先进科学文化知识,为参政议政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提供广博的知识储备。二是强化组织引导。各党派支部要注重发挥党派成员中班子成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让他们领衔一批课题,组织撰写一些集体提案的方式,以他们的示范作用带动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三是注重人才培养。在组织发展中,要根据参政议政的需要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善于发现、物色参政议政人才,多考虑,通过组织发展有针对性地吸纳人才,不断充实新生力量。

)完善工作机制夯实党派成员参政议政基础。一是建立组织网络机制。民主党派聚集着较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各类专家学者。各民主党派支部,要成立参政议政小组,把那些参政议政能力强,水平高的党派成员组织起来,建立起一支参政议政的骨干队伍,更好地发挥党派支部整体优势。二是建立参政议政激励机制。党派支部要对参政议政业绩突出的给予通报表扬、表彰,并在各项政治安排时优先考虑,或提供外出学习、考察接触社会实际的机会等,不断调动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三是健全信息反馈机制。区委政府要重视党派成员通过建议案、提案、建议、专题调研报告、报送信息等方式提供的建议和意见。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区委统战部对党派成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做到有分析、有落实、有反馈,对能落实时的及时回复,不能落实的做好解释工作,促进参政议政工作的成果转化。

采取多种措施畅通党派成员知情明政渠道。一是区委、区政府要建立和完善重大情况通过制度、季度座谈会制度,区委领导与党外人士联谊交等制度,定期向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通报情况,让党派成员了解区委、区政府工作重点、工作进展等情况;二是区委、政府办公室要重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争取做到每发一个重要文件,都要抄送民主党派支部,让他们及时了解新形势、新政策。三是区委和区政府在其召开的协商会、情况通报会、意见征询会等重要会议之前,应提前发出通知,提供详细参考材料,以便党派成员及时掌握情况、收集信息,从而提出有分量的建议。

)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党派成员参政议政平台。一是召开专题座谈会区委、区政府以及政府部门要定期就相关问题召开座谈会,征求党派成员意见,为党派成员中的“参政者”提供 “议政”渠道。二是积极开展社会调研。要发挥好党派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思维敏捷等优势,围绕区委中心确定专题调研课题,引导党派支部开展社会调研,争取做到一年有二至三个有影响的调研报告。三是深入做好特约人员工作。认真落实《湖北省委办公厅印发〈湖北省特约人员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鄂办发〖2016〗62号)文件精神,大力选派党派成员担任政府和司法机关特约人员,发挥好党派成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四是做好党派支部与政府部门对口联系工作。要建立民主党派支部对口联系政府有关部门制度,制定相关工作制度、联系制度、重大情况通报制度,密切对口联系部门与民主党派支部的关系,做到经常走动,协商、讨论、互通有无,不断拓宽党派成员参政议政渠道。

抓好党派支部建设,增强组织凝聚力和影响力一是要搞好领导班子的建设。要结合党派支部换届的契机,选拔一批年轻、文化水平高、工作热情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同志进入支部班子,增强支部班子的凝集力、战斗力;二是健全组织生活制度。要协助支部建立相应的制度法规,促进党派支部建设的民主化、规范化、程序化。要引导党派支部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充实组织生活内容,把组织生活搞活,增强组织凝聚力。三是加大党派干部培养力度。要加大党派成员政治和实职安排力度,积极推荐党派后备干部到政府有关部门任职,对到政府任职条件尚未成熟的党派干部积极推荐到人大、政协任职,或下派挂职锻炼,切实将参政议政工作基础做实做牢。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首页
  • 电话
  • QQ
  • 信息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