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村庄公共卫生整治的建议
农村环境卫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指标。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全县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及“城乡清洁工程”的开展,全县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是,全县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建立明显滞后,农村的生活垃圾日益增多,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垃圾处理已成为全县村庄公共卫生整治的重点难点,是目前建设新农村工作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现在我县村庄公共卫生治理存在的问题,以进一步提出改进意见,从而提高农村生活环境的状况,中国民主同盟佛冈县基层委员会展开了调研活动。调研情况如下:
一、农村垃圾处理现状
(一)农村垃圾基数大。垃圾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随发展而变化。全县辖6个镇,78个行政村,12社区,1914个自然村,总面积129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2.9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6.86万人,占81.5%。以国家统计标准每人每天产1.5公斤垃圾计算,全县日产垃圾约494.598吨,其中农村垃圾402.942吨。
(二)垃圾问题越加凸显。长期以来,由于农村传统的社会结构形态和生产生活方式,农村垃圾因其数量较少、成份单一和易于分解,一直依靠堆积化肥、简易填埋或自然腐烂等方式维系着垃圾总量与生态平衡。但随着全县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现代生活方式逐渐确立,城乡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农村垃圾问题由隐性呈显性并愈益凸显。
(三)缺乏环卫设施。我县的村庄发现垃圾的分布有这样的规律:院内一般是清洁的,院外是零星而随处可见,村内、外有很多小型垃圾堆。据了解,2013年,汤塘镇完成了21个村居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建设,21座垃圾屋和210个垃圾桶全部验收完毕并投入使用。但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上述设施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在该镇范围内,大部分自然村没有垃圾收集设施,农村生活垃圾无固定的垃圾堆放点,生活垃圾均扔到附近的某些沟壑、荒地,成为特定的或自然地成为了垃圾堆放地。而在道路上,垃圾则随意扔,无人过问。这些垃圾不仅会带来蚊虫滋扰,容易传播疾病,更会污染土壤、水源,危害动植物的健康。
(四)垃圾的综合利用率低。农村垃圾大致是两类:一类是生物质废弃物,一类是工业品废弃物。当中不可降解物占大量,如塑料袋、饭盒、可乐瓶、易拉罐、矿泉水瓶、破化肥袋子、烂塑料薄膜、破鞋袜等。对于菜叶之类的垃圾,村民一般会拿来喂养牲畜;少数村民会将可以回收并有收益的垃圾“打包”起来,卖给废品回收者,然而仍有很多可回收利用的垃圾被随意丢弃,如具有较好肥效的草木灰也被许多农户随意倾倒而成为垃圾。
二、当前农村垃圾处理的主要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法律法规缺失。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收集、储存、利用、回收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防治污染环境,按照“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控制废弃物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专门规定: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具体办法,由地方性法规规定。但实际上,我县对农村垃圾处理的地方性法规基本处于“零”状态,没有强制性回收制度,对农村垃圾回收管理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对农村垃圾处理缺乏指导。
(二)缺乏规划。我县在乡村治理环境卫生上缺乏统一的规划,有些乡村即使有规划,也大都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临时拼凑,缺乏实用性和操作性。特别是有的村落在规划建设中缺乏实地调研,没有充分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盲目参照城市建设搞设计、定规划,对排水、排污、绿化、杂物堆放、家畜饲养等农村实际问题考虑不够充分,结果常导致好心办不成好事。有的村落甚至因规划设计的不合理,导致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三)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村垃圾的处理需要大量的资金。尽管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在农村环境卫生治理上投入的资金逐年增加,但由于全县经济基础薄弱,财政资金投入只能兼顾到县城和镇区的垃圾处理,基本没有专项资金对农村垃圾处理进行投入,具体到村一级的资金十分有限。在乡镇层面,乡镇每年为卫生治理支付的费用高达十几万、几十万不等,大部分乡镇难以承担,特别是相当一部分乡镇由于资金缺乏,垃圾收集设施建设进度不够快,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还满足不了村一级收集上来的垃圾消纳需要,导致环境卫生治理效果难以提升。据了解,全县2014年计划在县城建设2座生活垃圾中转站,各镇镇中心建设一座小规模生活垃圾中转站,但由于征地难、资金缺等因素,至今仍未完成。而在村庄自身方面,由于村庄可支配的公共资源有限,村庄自身无法拿出大量的资金来处理村庄内部的垃圾,使得农村产生的垃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部分行政村曾尝试效仿城市缴纳垃圾费的方式筹集资金,但效果不明显。如汤塘镇早前计划在镇内行政村中实施“一人一元”保洁费用的方法,但至今为止,21个村居中只有黎安村1个村居启用了。资金匮乏,成为村庄公共卫生整治的一大难题。
(四)没有建立农村保洁人员队伍。据了解,全县对卫生保洁人员配备的要求只是具体落实到镇区,并没有落实到村。据了解,目前各地保洁员工资的结构基本上是由市、区(县)财政出一部分、镇村筹集一部分的方法进行发放。但实际情况是我县乡镇财政仍较为窘迫、特别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一级筹资难度大,保洁员的工资待遇难以落实,使得难以组建农村保洁人员队伍。即使今后建立了,若此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也必定导致保洁员工作积极性不高,队伍不稳定,作用发挥不好。
(五)管理问题突出。农村垃圾的收集处理受地域的限制较大,镇区内无专门的环境卫生管理机构,镇政府又无强制处理权,往往造成行政管理服务主体缺失,使得环境卫生管理职责不清,任务不明确。全县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基本处于无组织机构、无管理人员的状态。如2013年,县在汤塘镇内配置了210个垃圾桶,势头轰烈,但由于后期无人监管,缺乏后续的收集、处理等管理措施,这些垃圾桶最终成为摆设,堆集在一起,反倒成为了让人头痛的需要处理的“垃圾”。
(六)农村素质教育相对落后。现时,全县农村城市化步伐加紧,村民只顾经济建设,而忽略了精神建设,没有意识到垃圾的危害性,将其随意丢弃,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河流被污染,土地肥力下降,植被减少等。同时,村民的资源化意识淡薄,缺乏垃圾分类意识,习惯把生活中所有的垃圾混合处置,一些可循环利用的资源无法回收。
(七)农村垃圾治理技术落后。由于农村与城市的差异,所以城市中日渐成熟的垃圾治理技术无法在农村中实现,不能照搬经验。例如焚烧发电厂在农村根本无法建设。
三、建议:
完善法律依据,用政策推动村庄垃圾处理。据了解,我省正在修订《广东省城乡垃圾管理条例》,对设施建设、保洁等法律责任将做出详细的规定,为农村生活垃圾的管理,特别是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提供法律依据。我县可结合本地实际出台可操作性强村庄垃圾管理办法,为村庄垃圾处理提供依据。
加强调研,科学规划。全县应依据乡镇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编制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区域内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垃圾收集点等环卫设施建设,优化垃圾处理资源配置、减少运行成本,达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最佳的效果。首先,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村镇建设的客观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及村庄治理方案,优化村镇空间布局。如垃圾设施收集设施(垃圾房、箱)的布点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在不影响村容观瞻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投放方便,兼顾道路畅通,方便运输车辆进出,同时,应避免在池塘边、溪流旁设置垃圾收集贮存设备,以免因投放或管理不当造成二次污染。第二,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根据各村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在编制规划中需考虑环卫设施的实用性,而不能照搬照抄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和做法。第三,应体现资源共享、设施共用原则。集约用地,节约资源。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首先,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做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经费有保障。无论是垃圾清扫、运输、处置,还是环卫工人的工资,都需要纳入财政预算中,并进行资金投入细化。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按照“谁受益、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采取共同出资、分级负责的方法进行解决。
加强村级环卫队伍建设。在行政村建立专职保洁员队伍,其报酬由镇、村自筹方式解决,县每个季度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补助。
明确职责,加强考核。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契机,政府有必要明确牵头职能部门,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监管、指导,组织培训参与垃圾回收的保洁员队伍,对农村垃圾定期进行清理,改变农村垃圾无人管理的状态。同时,要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长效管理和考核体系,形成反应敏捷、管理高效的运行体制和机制。采用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模式,明确部门职责,形成合力。同时,制定并实施好县对镇、镇对村、村对保洁员的考核政策,将其纳入年终统一考核内容,作为评先、评优和奖励的依据,强化保洁队伍建设与管理。
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宣传、教育阵地,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大力宣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提高农村人民环境保护、可持持续发展的意识。强化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环卫意识教育,加强对广大农民进行宣传和农村中小学生的环卫教育,开展环卫知识下乡活动,让环境保护深入广大农村,引导人民群众转变生产方式。
发挥农村自治能力。引导村民小组制定村规民约,规范垃圾处理行为,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地维护、建设良好的农村环境。
加大城市对农村进行经济和技术上的帮助。农村垃圾技术处理的技术突破不能单凭村民自身的摸索,必须借助相关科研人员的技术攻关,将科技运用到垃圾处理上,把村民眼中的垃圾变成宝贵的可利用资源。结合全县实际情况,相关技术部门可考虑在农村建立并推广沼气工程,并给予技术支持,尽量用生态的方式实现垃圾的自净处理,实现垃圾资源化、肥料化,减少清运垃圾的成本和减少县城垃圾填埋场的压力。这不仅有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而且避免了城市花更大的代价来治理环境。
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垃圾处理机制。对于条件具备的村庄,可通过招标方式确定清洁公司承包村庄清洁卫生。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