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调研报告

来源: 湖北慈善公益网 2018-10-21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了解掌握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情况,总结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推进全市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昭通市政协组织相关部门组成调研组,在市政协彭霓副主席的带领下深入昭阳、盐津、镇雄、大关等县,通过实地考察电商服务站(点)、合作社,走访农户、服务站(点)负责人、优秀微商代表,召开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座谈会等方式,对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昭通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电子商务发展基础已初步形成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重视下,各有关部门加强指导,紧紧围绕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持续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着力培育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大力推动昭通市电子商务服务产业“个十百千万工程”建设,打造电子商务服务示范基地,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网络,畅通消费品、社会生活必需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渠道,初步解决农村群众购买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销售最初一公里的问题。随着云南省《跨境电子商务兴边三年行动计划》项目的实施,我市11县(区)乡镇网络、乡镇服务站点的建设正在加快推进。截止目前,全市已建成3个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46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136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市级电子商务创业园和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中。拥有各类电商企业6500多户,自营平台企业76个,自建门户网站企业850个,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5亿元(网购金额23亿元,网销金额2亿元),服务全市决战脱贫攻坚的农村电子商务稳步健康发展。

(二)昭通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呈现“四化”特点

1. 发展模式多样化。一是有盐津县的互联网+农产品,昭阳区、镇雄县的互联网+农产品+手工艺。二是有绥江县金龙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第一个生鲜农产品线上对线下(O2O)模式电子商城——“中国西部农场”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三是有水富县、鲁甸县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建成开园。四是有众多知名平台如淘宝、天猫、邮乐购、优帮帮及中国镇雄•商城、天街、农多多、易和互联、猫猫抓树、新螺蛳湾商城、浙江雅购、美团、滇润电子商务、易田电商、绿康源、朱提苦荞等电商企业将服务网络延伸至乡村,为我市电子商务,尤其是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2. 使用平台多元化。由于自建平台成本高,全市推动农产品上行,主要借助第三方平台。如盐津县利用阿里巴巴线上推介产品和线下订单销售,在易田电商城、盐津特色馆、阿里家乡味、中国追溯诚信商城等四大平台促推盐津优势特色农产品。昭阳区云南祺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现有淘宝企业店、阿里巴巴店、天猫祺祥食品专营店、天猫昭通苹果水果旗舰店和货通天下等第三方合作平台,销售业绩处于上升期。公司成功开设了天猫昭通苹果水果旗舰店,积极参加淘宝的各种活动,2016年全年实现总交易额193万余元,比上年增长了3.5倍,为提高昭通地方特色产品的知名度、信誉度及提升产品形象做出了一定贡献。

  3. 经营产品本土化。我市农村电子商务主要经营本地特色农产品、日用品以及传统制造加工产品。目前,已有滇润电子商务、易田电商、绿康源、朱提苦荞等一大批电商企业涌现出来。在淘宝、天猫、京东、货通天下和彩云优品等知名电商平台都有昭通的电商旗舰店、专卖店和专营店。昭通苹果、天麻、花椒、竹笋、苦荞、绿豆糕、昭通酱、丝绵被、小碗红糖等地方高原农特产品网上销售收入逐年增加。张蝴绵公司于2011年通过第三方平台天猫网站注册了“张蝴绵旗舰店”,于2013年淘宝网站注册了“张蝴绵蚕丝家纺”。通过几年努力,公司电商由承包形式转化为代运营形式,组建了自己的团队来完成网销工作,2016年电商销售总额由2015年的286万,上升到798万,同比增长179%,占年销售总额比53.65%(2016年销售总额1487.3万元)。  

4. 区域经营特色化。如盐津县着力加强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以点代面选取茶叶、乌金猪、乌骨鸡、中药材、竹笋、天麻等特色农产品订制追溯超级码(已订制350万枚)采用线上对线下(O2O)、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个人(B2C)、个人对个人(C2C)等销售模式推进农产品上行。镇雄县的“互联网+智慧食堂”——精准扶贫与营养餐改善计划即“校餐安”智慧监管云平台项目,该项目针对目前校园食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隐患及管理难点,利用“互联网+”及大数据手段,建立起一套“信息能共享、产品易追溯、风险可研判、资金有去向”的校园食堂安全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这项计划的实施,把教育服务与精准扶贫很好的结合起来,既解决农民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又确保学生吃得安全营养。水富县电子商务孵化园由温泉社区集体经济和红色股份投资入股100万元成立水富众信移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组建了由3名大学生村官和3名温泉社区两委人员组成的初期运营管理团队,并逐步实现市场化运作。园区开设了“金江奇石”、“峡谷温泉”、“名优特品”等线下产品展销馆,在淘宝网开设了水富名优特品官方店,已签约入驻商家38家,入驻产品300余个,入驻物流公司和快递公司2家,截至5月底,线上订单436单,入驻企业通过平台宣传、展示,自主销售额达56万余元。


二、昭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两年的发展,我市农村电子商务主要解决了“工业品下乡(下行)”问题,“农产品网销(上行)”依然困难重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发展氛围不浓。一些部门和乡镇领导对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缺乏对电子商务知识的了解,不会也不善于运用电子商务发展村级经济,少数乡村干部认为发展电子商务是企业的事,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现象,多数农户缺乏农村电子商务知识。众多涉农企业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持有“怀疑”态度,缺乏信心。实体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水平不高。我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存在上热下冷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市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缺乏统筹规划。目前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没有市级规划指导和配套的激励政策措施,多数是自主创业,与农村经济联接不够紧密。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占比很小,经营份额不大,呈“散、小、弱”发展态势,带动村级经济发展的能力弱。电子商务企业主体少,大型电子商务企业比例低,而且各自为政,缺乏合作共享意识。商务、扶贫、农业、林业、供销联社等部门“单打独斗”,资金、项目未能得到有效整合,推进工作统筹调度不够,极大影响了我市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制约瓶颈凸显。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是对电子商务核心价值链的概括,而我市农村这方面的基础都很薄弱。一是农产品产业化程度低。虽然拥有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有好的农产品,但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标准体系不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尚未建立,不利于在网络上打造昭通自己的农特产品品牌,也掣肘了农产品的网上销售。二是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缺乏统一、专业的服务网点,服务体系不健全,通讯信息技术、设备等得不到及时更新和普及。三是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保鲜储存、冷链配送能力严重不足。除了中国邮政外,其它快递企业的营业网点最多只建设到县城,偏远乡镇尚未涉足,物流行业上门收货、准时送货、货款代收等这些电子商务最基本的服务更是无从谈起。四是受规划、土地、资金等制约,全市各县区电商产业园建设滞后,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难以协同跟进。 

(四)缺乏专业人才。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需要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我市熟悉网络、了解电子商务的群体基本上集中在80后、90后,而70后、60后对电子商务知之甚少,了解不多,专业人士更少。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和维护、信息采集和发布、市场行情分析和反馈都需要专业人员。真正懂得电子商务的人才又不愿意深入农村,服务农村,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成为我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关键。


三、加快昭通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      

      

针对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就如何加快发展我市农村电子商务,调研组进行了认真研讨,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形成推动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合力

我市正处在脱贫攻坚关键期,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性,抓住“互联网+”的发展机遇,将农村电子商务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把农产品上行作为着力点和关键环节,努力打造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新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农村电子商务是一个综合性的商业体系,其发展需要互联互通,共同发力,需要商务、财政、扶贫、农业、交通、工商、食药、供销等部门的通力合作,需要电子商务企业、传统商贸企业、物流企业的多方协同,需要为电商创造公平竞争、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建议尽快组建专门的电子商务发展协调机构,加强高位运作和指导,推进我市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制定科学规划,确立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蓝图

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对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民创业增收、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议充分借鉴电子商务发展较为成熟地区的经验,紧密结合昭通发展实际,从培育规模化特色产业、平台建设、信息网络、物流快递、道路建设、金融支持、人才培训等方面,科学制定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的路径。运用“互联网+”,积极打造新的商业业态和模式,推动农特产品走品牌化、规模化电商销售之路,促进线下产业发展与线上电商交易平台相结合,走抱团发展、融合发展之路。让电子商务成为昭通农村发展的新引擎,助力脱贫攻坚,推动昭通经济社会发展。 

(三)建立物流系统,奠定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石

构建科学高效的电商物流网络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基础。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市场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是总量小,发展缓慢,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较低,配送需求多点次,因此建议加快对物流体系的建设:    

一是整合现有物流资源。重点整合工业、农业、商业、仓储、运输等领域现有的物流信息资源,引导乡镇商贸中心、配送中心、供销社等流通网络资源和电子商务企业、邮政快递物流企业信息对接,搭建面向农村的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引导发展与电子交易、网上购物、在线支付协同发展的物流配送服务,推动第三方配送、共同配送在农村的发展,实现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高效联动。

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符合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物流配送中心和站点,特别是偏远乡村设置站点,加快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供销社村级综合服务站、邮政快递网点等物流节点建设,提高电商物流配送覆盖面。要完善配套体系建设,电信、移动等网络运营单位要继续加大网络建设投入,推进农村地区和偏远乡村的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速和服务水平,扩大网络对终端用户的覆盖面,实现农村电商由“单一代购”向“代购代办代销”转变。

三是强化合作。加快与淘宝、京东商城、中国网库、苏宁易购等的合作,搭建对外电商平台,实现低成本快速发展,铺好农村电商入户的“最后一公里”,借助中通、申通、顺丰和邮政等大型物流快递公司的力量,提升农村物流效率,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构建线上线下融合、覆盖全程、综合配套、安全高效、便捷实惠的现代农村商品流通和服务网络。

(四)补齐短板,强化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人才支撑

针对我市电子商务人才紧缺的状况,建议既要加强短期的人才培训,满足市场急需,又要深化人才培养,为农村电子商务的良性发展打下基础。借力国家实施《农村电子商务百万英才计划》,在重视人才引进的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通过电子商务创业,壮大农村电子商务骨干力量。整合商务、供销社、人社、教育、扶贫、农业、科技等部门培训力量和经费,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培训。组织开展政府部门、镇村干部电子商务知识普及培训,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从业人员电子商务专业培训,进行大学生、返乡青年、农民电子商务创业培训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等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电子商务技能培训。

(五)加快农产品“三品一标”的培育,提升我市农产品的竞争力和上行力

    “让好产品卖上好价钱”,生产“好产品”是基础,打造“好品牌”是关键。要实现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需要农业转型升级来支撑,需要农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来保障。   

  一要做优产品。主动适应市场多元、消费升级趋势,围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加快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打造“苹果、天麻、花椒”等产业集群,形成集群效应,提高我市特色农产品产品核心竞争力,推动农特产品走品牌化、规模化电商销售之路。

二要打造品牌。顺应“品牌电商化,电商品牌化”趋势,坚持“企业主体,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制定区域品牌发展战略。支持有影响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辟昭通产品专区,或嵌入其网站作为一个子频道,全方位打造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高的拳头品牌。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打造电商品牌,在品牌的挖掘、引进、推广等方面下功夫。支持市内特色农产品申请“绿色”、“有机”、“无公害”、“地理标志保护”等认证,鼓励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在知名电子商务平台上开设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专区。并注重营销推广品牌,利用政府网站、农业信息网、农经网和官方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及时发布农产品营销信息尤其是特色优势产品、季节性大宗产品的产销信息,并邀请目标市场电商企业和各类主流旗舰店、网店经营者来我市观光考察和参加农产品、旅游产品发布会,通过“精准对接”,提高电商产品营销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六)加强质量监管,促进我市农村电子商务的良性发展

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保证。我市农村电商产品普遍存在质量参差不齐、农产品标准不一、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诚信度不高等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对电子商务企业、相关机构、从业人员和网络经营活动的监管。由商务、农业、工商、食药、质监等部门联合成立全市农村电子商务监管服务中心,建设电子商务监管服务信息平台,制定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二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考核评价制度。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涵盖农业产地环境、生产、加工、储存、包装、运输和流通等各环节的现代农业标准体系。

三是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加强对产品源头管理,强化资质审核,做好服务指导,重点引导企业、合作社和农户按标准种植、生产、加工、包装,从源头保证网货供应质量,杜绝安全隐患。

四是加强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平台传播快、覆盖广的特点,将消费品、农资流通企业、农家店以及农产品产地市场等纳入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网上信息服务、购销对接、交易撮合、在线支付、统计分析、预警预测等功能,提升农村商务信息服务效果和政府调控市场效能。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首页
  • 电话
  • QQ
  • 信息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