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民办教育服务供给 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 湖北慈善公益网 2018-10-18

  民办教育,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对民办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民办教育已经从教育体系的“补充部分”发展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教育的发展有效增加了教育服务的供给,对创新教育体制的改革,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当前,江北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宁波大都市圈的向北拓展都对江北的义务教育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人口加速聚集,仅靠发展公办学校单方面发力,已经难以满足群众对义务教育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目前群众认可度高、社会满意度高的学校,多为高端优质民办学校。江北教育要进入全市教育事业第一梯队,为打造宜居宜业的滨水品质城区作出更大贡献,必须推进教育事业多元化发展,扩充民办教育资源。


  一、对我区民办教育(义务段)资源现状的分析研判


  现有民办中小学7所,除1所市教育局直管学校(宁波市至诚学校)外,有区属民办外来务工子女学校4所——4个涉农街道(镇)各1所(甬城学校、普迪学校、尚德学校、灵峰学校),区属高端民办学校2所(宁波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宁波大学青藤书院)。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我区民办教育已初步建立“收费运转、政府扶持、部门监管”的运行体制,民办教育在“保和谐、促发展”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区域内现有民办中小学分布情况表


总数

分布情况

学生

人数

比例%

7所

区属

6所

高端民办学校2所

宁波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宁波大学青藤书院

  215

  4.09

普通民办学校4所

甬城学校、普迪学校

尚德学校、灵峰学校

4580

87.07

市属

1所

宁波市至诚学校

465

8.84



  现今我区高端民办教育开局良好,但是由于起步较晚,与率先发展地区相比,在总体规模、品牌的影响力等方面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民办教育结构不适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

  目前全区高端优质民办教育资源体量不足,普通民办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体量过大,且后者主要接收不具备稳定住所或稳定职业的外来务工者子女,客观上已成为教育品质整体提升的难点。随着三改一拆、淘汰落后产能等工作持续深入推进以及地块开发提速,区域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一方面是外来务工人口比例逐步降低,据统计我区近五年内已缩减低端劳动力用工3.5万余人,相应对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学额需求会逐步减少;另一方面是区内固定资产投资和户籍人口均处于增长阶段,可见更多新市民将发展目光投向江北,而对于高层次、高技能专业人才,子女受教育条件更是其就业置业选择的重要考量。在市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公办学校零择校的大背景下,作为办学自主、思路灵活、特色鲜明、可满足学生和家庭多元化教育选择的高端优质民办学校需求量会逐步增大。“一减一增”之下,目前的民办教育资源结构显然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匹配。

  (二)高端民办教育资源起步较晚

  浙江省于2010年成为全国唯一的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浙江基础教育质量在全国稳居前列,高端民办学校功不可没。在浙江省内各市(区),也呈现出率先发展高端民办学校的区域,教育品质和口碑提升较快的现象。如杭州市上城区,区域面积仅为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万,至2005年,这个全省最小城区内已密集布局了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建兰中学、时代小学和崇文实验学校等4所高端民办学校。大量高端民办学校的开办,使杭州在公办学校教育质量接近的前提下,整体教育水平高于宁波。从宁波市本土发展情况来看,上世纪90年代也打造了一批优质品牌民办学校,包括享誉至今的“四大名校”(兴宁中学、蛟川书院、蓝青学校和宁波外国语学校)。进入“十二五”,民办教育呈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在全国共减少小学5.24万所义务段学校背景下,民办义务段学校却逆势增长,共新增1267所,尤其是2013年至2015年,民办中小学年均增量超过395所,宁波市区也先后开办起海曙第二外国语学校、宁波海曙赫德实验学校、宁波鄞州赫德实验学校等一批新的高端民办义务段学校。相比之下,我区直至2016年,才开办第一所区属民办高端学校——宁波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步伐相对滞后。

  (三)配套扶持政策有待优化

  学校办学质量提升,核心在于“人”,即教师和学生。教师方面,虽然我区已提前完成两所高端民办学校的事业法人身份登记,但在改善师资待遇、优化人才结构、推进内涵建设等方面的政策优势尚未体现。学生方面,虽然新一批民办学校以国际化方向为主,但传统升学途径更受广大群众青睐,因此,依托于宁波老牌优质高中开办,并享有定向输送优势的民办学校长盛不衰,如兴宁中学依托宁波中学、蛟川书院依托镇海中学、蓝青学校依托鄞州中学、宁波外国语学校依托效实中学等,聚集了大量优质生源,当前我区民办学校缺少相应的升学政策,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不足。


  二、我区民办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明确目标定位,促进区域民办教育优质发展

  根据宁波市教育的格局和区域发展需求,建议江北民办教育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是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发展多元化、特色化、高端化的民办教育,丰富和完善江北教育的供给规模和结构,满足群众日益高涨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一是坚持高端化、优质化发展。根据我区新型城市化进程和人口结构变化,建议一方面逐步缩减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办学规模,提升办学质量;另一方面,发展壮大优质高端民办教育。二是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对江北民办教育未来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在扩充资源总量的同时,整体设计民办教育类型构成,选择引导适合区域教育发展的项目落地,着力避免同质化,形成特色鲜明、错位竞争、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以真正多元、优质的教育服务,吸引更多的高层次、高技能专业人才在江北驻留。

  (二)系统谋划布局,推动民办教育体系均衡发展

  要结合江北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区块开发进度进行布局,如以奥体中心为引领地块,大批精品不动产落户,开发已日渐成熟,可适时落地高端民办学校,为区域公共服务品质提升锦上添花,不但能增强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吸引力,更将进一步转变一般市民对“北郊”的传统认知。要坚持规划先行,为高端民办学校进驻预留土地等资源。要引进社会资本,鼓励企业将土地、资金投入举办高端民办学校,同时也要多渠道探索挂牌、托管等“民办+公办”的校际合作办学模式,既学习高端民办学校的先进办学理念,又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和利用高端民办品牌效应,转“输血”为“造血”。此外,要想方设法推进更多的优质民办高中教育资源落户江北,改变我区高中资源不足,优质高中更是稀缺的现状。

  (三)完善政策体系,保障高端民办学校健康发展

  统筹教育、登记、财政、土地、收费等相关政策,灵活运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基金奖励、捐资激励、土地划拨、税费减免等扶持方式,不仅要使民办义务段学校在税费、建设用地等方面,享受公办学校的同等政策,更要在起步阶段给予其一定优先发展的保障,尤其是在我区已实施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试点的前提下,要充分发挥这个机制改革的优势,加快提升高端民办学校的师资水平。给予高端民办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师招聘、学生招录、学校文化管理等方面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支持其培育优质学科、课程、师资,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在学生招录和毕业输送等方面,要积极与上级单位协调,争取与市属同类民办学校享有同等政策,进一步增强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首页
  • 电话
  • QQ
  • 信息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