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足产业优势打造陶琉古镇文旅融合的调研报告
博山陶琉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著名的“陶琉之乡”、“陶琉工艺美术品生产基地”,拥有几千年悠久灿烂的产业发展史。山头是博山陶琉主要发祥地之一,自宋代开始,陶瓷业兴盛,经过几千年的洗礼,山头现仅存清代、民国时期陶瓷古圆窑20余座,这是中国北方仅存的陶瓷古圆窑,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为深入挖掘山头陶琉历史文化,传承古窑文化,抓住全市打造文化名城的重大发展机遇,山头街道全力打造中国(博山)陶琉古镇文化旅游项目,以历史、人文、传承、融合、创新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理念,以保护传承陶琉文化、古窑文化、孝文化为基本点,以“文化+旅游+陶琉产业”三位一体为目标,创建融民俗文化(陶琉文化、孝文化、古窑文化)、休闲文化、创意文化为一体的国际型陶琉小镇。我们通过走访、实地察看等多种方式,就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集中调研,分析了陶琉古镇文化旅游项目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相关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实施背景
(一)博山陶琉文化底蕴深厚。博山区陶琉产业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有八千年的陶器历史,千余年瓷器历史,六百年琉璃历史,是全国重点陶瓷产区,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从明清开始博山逐渐发展成山东省陶瓷生产和销售中心,成为全国五大瓷都之一。山头1935年建制为镇,1995年11月山头镇与乐疃镇合并为山头镇,2010年8月改为山头街道办事处,是著名工业重镇,陶琉之乡,是博山陶瓷的主要发祥地。全国最大的陶瓷琉璃批发市场—博山陶瓷琉璃大观园、淄博陶瓷琉璃工业园坐落山头,先后荣获中国陶瓷琉璃艺术之乡、中国琉璃之乡、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省级陶瓷琉璃工艺产业基地、省级陶瓷特色产业镇、省级旅游强镇。今年6月,由商务部、中宣部在杭州主办的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工作推介会上,博山区作为全国13家首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之一,被正式授予“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称号,标志着博山山头的陶琉文化出口基地正式进入“国家队”。
(二)传承古窑文化意义深远。古窑文化是淄博陶琉文化的代表,是陶瓷产业文化发展和兴盛的历史见证。淄博窑作为一种倒烟窑,代表当时热能利用方面的先进技术,是我国北方最早烧制青瓷的唯一窑口。山头老窑是博山陶瓷的发源地,2007年9月1日,山头镇经上级批准,将现存陶瓷古窑集中的山头河南命名为“中国陶瓷古窑村”。2014年,山头街道古窑村被评为山东省第一批传统古村落。山头古窑村内古窑及明清建筑保存完好,在淄博市乃至山东省属于仅有的陶瓷生产工业遗存。淄博陶琉产业文化博大精深,以陶琉的现代化生产和先进的技术为代表,产品多样、种类繁多,古窑文化又集中再现陶瓷产业的兴衰与发展,是淄博陶琉产业文化不可或缺的集中代表。古窑村作为当时陶瓷手工业先进技术的代表不可复制。山头自北宋以来,陶瓷业就在这里扎根落户,因山头地区盛产煤炭与陶土,陶瓷业的兴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馒头窑、匣钵墙、古民居、老厂房,这些都是山头近千年陶琉产业的历史记录,也是从古至今山头的能工巧匠火里求财的永久见证。2006年6月5日,淄博市人民政府将山头河南东明清民居建筑群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9月8日,河南东街10号刘家四合院被淄博市人民政府列入“市古建筑近现代优秀建筑和纪念性建筑”。2010年7月16日,淄博市人民政府公布“白衣庙窑炉”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古窑村被列入省第一批“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传统文化村落。
(三)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助推经济发展。“淄博陶瓷、当代国窑”品牌全国唱响,“世界陶琉在中国、中国陶琉在博山”的格局对于博山陶琉文化发展意义重大。陶琉文化对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具有深刻和广泛地影响。整合现有古村落和陶琉产业群,打造集历史人文观光、陶琉制作体验、高端产品订制、旅游特产提供、饮食文化休闲等多种服务为一体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项目。项目建成后将以蕴含深厚的历史人文,传承至今的生产体系,高端高雅的品质品位,配套完善的功能设施,山水相连的自然资源和陶琉文化规划建设,吸引人们关注,集聚人们择商,形成旺盛的人气,成为自然山水与陶瓷、琉璃艺术创作和谐共融的文化聚集区。
二、项目规划及实施情况
(一)陶琉古镇项目规划
中国(博山)陶琉古镇项目,总投资30亿元,规划面积3.15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1070000㎡。项目以古窑村保护项目为核心,紧紧围绕古窑文化遗址,采取修缮、保护等措施对古窑村进行保护性开发,让沉睡的古窑焕发新的生命力;改造提升“北国陶苑”——北方最大的美术陶瓷厂,建成文创企业抱团孵化平台——美陶中国双年展,集合陶琉工匠共赢天下;依托山头陶琉产业建成陶琉艺术大师村,实现陶琉文化旅游产品的个性化订制;建设西庄片区特色饮食精品民宿街区,集中呈现鲁菜发源地博山的美食,品尝地道正宗的博山“四四席”,感受博山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建设上海大学玻璃艺术学科博士工作站,“筑巢引凤”,用人才拉动玻璃产业提升;通过改造旧厂房,建设琉璃艺术文化中心,盘活低效资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同时推进项目建设区域内的棚户区改造1257户;打造全长5公里的陶琉文化休闲街区,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中国·博山陶琉古镇项目建成后将逐步形成集陶琉艺术产业孵化研发、陶琉产品生产展销、工业怀旧旅游、陶琉文化保护传承展示于一体,全国一流的陶琉产品、工艺品“研发基地、生产基地、销售基地、旅游基地、陶琉文化展示基地和陶琉文化出口基地”,推动提升博山城市文化品位,拉动博山地区经济。
(二)陶琉古镇项目建设情况
古窑历史文化休闲街区:A区古窑村传统村落保护项目:项目总占地面积200余亩,其中,古民居建筑群占地50亩,项目计划总投资3亿元。古窑村遍布陶瓷圆窑,现仅存清代、民国时期陶瓷古圆窑20余座。黑色、灰色、褐色组成的匣钵墙,作为陶瓷古窑村的重要历史遗存见证着博山生生不息的陶瓷香火。利用古窑村特殊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打造全国独一无二且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陶瓷窑炉文化产业基地。其中:鱼盘艺术博物馆(原为博山茂信匣钵有限公司),占地面积11.4亩,建筑面积4640平方米,总体方案已基本形成。截止目前,投资1亿元,完成古窑村明清建筑群文物保护规划,对陶瓷古窑进行了修复,对古窑村范围内的南沟河、岳阳河进行了治理,建设改造了南沟街,在岳阳河上建设桥梁1座,建设停车场一处,收储房屋330户。B区美陶中国双年展:项目以淄博美陶瓷器有限公司为载体,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主要对原有厂区及厂房进行改造。目前,由中意设计公司提供的设计方案已基本形成。淄博美陶瓷器有限公司始建于1959年,已有59年历史,产品销售国内外。2013年企业被批准为省级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成立淄博市陶瓷艺术家协会,为淄博陶艺家搭造了学术、艺术交流平台。通过对原有厂区及厂房进行改造,建设成为一个集陶艺研究、交流、创作、商贸、培训陶艺展览及旅游购物为一体的综合体。C区西庄片区特色饮食精品民宿街区:项目位于山头街道河南西、河北西西庄地块,紧靠大观园和古窑村。占地面积20.73万平方米,原民居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2亿元,结合棚户区改造,利用现有四合院,打造经典民宿、特色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休闲街区。目前,房屋收储已完成,安置房设计已完成,已对规划用地进行平整。中国(博山)陶瓷琉璃国际商贸城:项目规划占地454亩,建设商住总建筑面积48.7万平方米。现已完成30万平方米,建设陶琉商铺500余个。淄博陶瓷琉璃工业园:项目在博山陶瓷琉璃大观园以南,进园陶琉企业200余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中华美食城:项目紧邻坤达陶瓷琉璃国际商贸城,美食街长约300多米,主体建筑7幢。目前,7幢主体建筑已经封顶,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7亿元。博中国(博山)陶瓷琉璃艺术大师村:项目规划面积168.71亩,设计陶琉大师工作室70个,会展中心1处,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项目分三期建成,总投资3亿元。目前,大师村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1亿元,建设主体12座,配套道路硬化、排水已完成,大门、一期景观和绿化已基本完成、大师工作室单体立面及内装修正在施工,预计8月底全部入驻。中国(博山)陶瓷琉璃艺术孵化中心:项目总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陶琉艺术孵化中心和古窑街,古窑街设立陶瓷琉璃艺术博物馆、孝文化馆、精品大师馆等多个展馆,集中展示区域特色文化历史及当代精品陶琉艺术产品。目前,该项目现已完成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上海大学玻璃艺术学科博士工作:项目原为博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总占地面积49.16亩,总建筑面积22179平方米,计划投资1.6亿,规划建设博山中国玻璃博物馆、玻璃研究实验室、博山玻璃陶瓷研究院、国内外博导工作室、博士生工作室、国际艺术家驻地工作室等科研机构和学术交流中心大厦、专家公寓、专业图书馆、停车场等配套服务设施。项目聘请德国罗昂设计公司,目前,设计施工图已基本完成。博山琉璃艺术文化中心:项目位于建陶老厂址,占地面积67.5亩,建筑面积41000平方米。计划投资1.2亿元,规划建设琉璃博物馆、琉璃工作室、琉璃展示区等。目前初步概念设计方案已完成。淄博银海陶瓷有限公司陶瓷文化艺术创意园:项目位于原博陶子弟中学,规划占地面积24亩,设计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陶琉古镇棚户区改造:项目主要包括山头街道河南西、河北西西庄地块、教师进修学校宿舍、新博路北一街片区、河南东,共有棚户区居民1203户,建筑面积10.1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2亿元。目前,房屋收储已完成。文化旅游休闲街:项目自文姜祠沿新博路、山头路至美陶路段,全长2700米,计划投资8000万元。目前,已完成城市形象设计,分路段突出不同主题对门头房广告牌进行设计,近期对新博路段广告牌进行集中更换。
三、存在主要困难和问题
山头街道办事处作为中国(博山)陶琉古镇文化旅游开发项目的承办单位,正积极推进规划、PPP项目运作等各项工作,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古窑村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工作推进难度较大。按照古窑村整体规划设计,需要对核心区内128座明清建筑,168座民国建筑,20余座明清时期古窑,以保护性开发为主进行保护性修缮后,改建为博物馆、体验和观光型工作室以及特色酒吧、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功能区;对80年代后期的近代建筑规划论证后进行拆除,在古窑周边区域建设古窑广场,恢复建成古桥、古窑文化街等,提升古窑村的整体文化旅游效益和经济价值。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工程,且古窑村内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水、电、路、垃圾回收、公共厕所等配套基础服务设施都需要重新规划建设,工程量庞大,资金需求较大,同时,需要文物保护专家团队的专业指导。目前,为了抓住全市齐文化发展机遇,积极争取打造古窑村长城村落保护项目,争取上级文物保护利用相关政策,整合资源推进开发。
(二)缺乏相应组织协调机构。该项目不仅仅是博山的项目,在淄博甚至全国也是少有的,因此项目的建设还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调运作,需要建立一个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提高项目建设的效率和运营管理的能力。
(三)缺乏专业化团队的整理提炼和宣传推介。中国(博山)陶琉古镇项目已列入全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项目的宣传推动对推进淄博陶琉文化产业意义重大。打造陶琉文化产业,需要有专业化和实力强的团队把该项目做成品牌进行推介,需要上级部门支持通过文化、旅游等多媒体的推介平台进行广泛的宣传,把传承千年的陶琉文化和古窑文化与旅游业整合推广出去,打造品牌。
四、对策与建议
文化旅游产业是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富民惠民的主导产业,是推动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中国(博山)陶琉古镇文化旅游项目定位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健全完善规划体系。既要做好项目整体控制性规划,也要做好每个子项目的详细规划。做到文化旅游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规划通盘考虑有机衔接。突出项目陶琉文化、古窑文化、传统古村落等特色旅游资源规划文化古迹游、古村落风情游和工业体验游等文化旅游专项发展规划,真正做出特色、做出品牌。
(二)注重政策引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离不开政府主导作用,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质量,以旅游扩大文化传播消费。上级各部门陆续出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为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政策支撑。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希望上级各部门围绕土地、资金、人才、税收、市场准入等方面,陆续出台系列优惠政策,营造良好融合发展氛围;同时,成立推进融合发展工作机构,健全完善协调推进机制,注重在产业规划、项目建设、企业培育、宣传推介上深度融合,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和营销力度。围绕文化古迹游,深度挖掘古窑文化遗迹、明清建筑群历史文化名人、历史文化典故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打造特色古迹旅游品牌,整合宣传推介资源。整合重要节庆活动、重大庆典活动,传承弘扬地方多元特色民俗文化。依托陶博会、陶璃文化艺术节等节庆活动,打造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文化产业节庆品牌。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资源,在充分利用好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利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实现精准推介、精准营销。全力打造品牌特色,不断提高内在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项目景点的提档升级、跨越发展。
(四)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连片开发推广。近年来,我区乡村旅游发展势头猛进,陶琉古镇与周边乡村旅游整合可以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通过文化特色提升旅游魅力,通过旅游发展增强文化活力,实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例如,山头街道辖区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既有樵岭前溶洞、淋漓湖、王母池等自然景观,又有乐疃农家乐、马公祠农家乐等乡村旅游资源。通过加强精品线路策划开发,策划开发一批“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精品线路,打造以陶琉古镇文化古迹游线路,以山水林泉洞等为依托的自然景观游线路,以赏花、采摘、乡村体验为特色的乡村风情游线路,以陶瓷、琉璃为主线的工业体验游线路。
(五)围绕文化旅游核心,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打造项目主体的同时,要注重旅游集散、公共交通、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导引标识、商业服务等各类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整体承载力。同时,要扩大文化旅游核心的覆盖力和影响力,加强周边环境的配套基础设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打造生态宜居的优美环境。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采取多种方式,加快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构建起集旅游咨询、旅游投诉、应急处置、紧急救援、旅游保险于一体的旅游集散中心体系。构建“互联网+旅游”平台,推进旅游信息中心、旅游咨询中心、网上游客服务中心建设。
(六)大力培养专业人才。促进陶琉文化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必须依托当地的陶琉文化资源,这既需要大量的陶瓷琉璃艺术人才,也需要大量的旅游专业人才和专业管理人才,将传承、研究、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因此,要充分发挥当地陶琉产业优势,大力培养陶琉文化继承人,建立完善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通过项目带动,引进更多文化人才和专业管理人才,深入挖掘和整理传统文化,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