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亟待补齐人才短板
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振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村青年大量涌入城市务工,加上城市对人才的“虹吸效应”,农村人才紧缺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块短板,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前进步伐。
为此,有政协委员建议:
一要下真功夫“培养人”。 组织、农委、人社、科技等相关部门要立足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定期聘请农业专家、院校教授来村辅导或组织农村优秀人才外出培训。要多方发力,加快建立“技能培训、教育管理、规范指导、政策帮扶”为一体的乡村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完善农村本土人才孵化培育链条,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要广开门路“引进人”。各级政府要因地制宜出台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为乡村人才引进提供制度保障。通过人才招聘等多种形式,广纳人才。围绕农村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筑巢引凤”,吸引“燕归来”、“凤还巢”。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引进项目与引进人才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引进技术型、经营型、管理型等各类人才。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人才向乡村一线流动,使各路人才“上山下乡”投身乡村振兴,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动力。
三要搭建舞台“留住人”。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成为人才“外流”的主要原因之一。要留住人才,首先要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解决人才在生活、工作上的难题,才能让人安心留村,认真工作。此外,招商、农委、交旅委、人社等有关部门也要加强政策引导,打造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园、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园、农村电商、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平台,搭建人才回村创业与发展的舞台。
四要挖掘用好“身边人”。各乡镇、村要对本地的致富能手、职业农民、在家乡贤、工匠能人等进行全面摸底,登记在册。根据他们的专长与资源优势,结合当地产业、企业或部门的实际人才需求,牵线搭桥,做好引导、沟通,促进双方进行有效对接与合作,使他们的特长和才华在乡村振兴中得到充分发挥,激活与用好人才的“第二水源”。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