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重建一定要重视社会心理服务

作者: 徐鸥 【 转载 】 2020-04-04

  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体现在个体和社会心理需要往往与生命安全、物质需要、利益诉求等交织在一起,这不仅影响疫情防控和疫后重建,更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这个春天的到来,注定是不寻常的,全社会正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全力以赴复工复产,恢复生活秩序。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一些人出现了恐慌和无助的情绪,心理重建服务应成为疫情后助推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心理重建这个词其实并不新鲜,只是近几年内涵和外延得到了完善和补充,过往更多的是指心理健康服务,主要针对重大灾难后的个体心理创伤干预、团体心理治疗等。随着近几年国家对社会心理问题的关注,特别是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使得两套体系并行且相辅推进。

  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体现在个体和社会心理需要往往与生命安全、物质需要、利益诉求等交织在一起,这不仅影响疫情防控和疫后重建,更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社会的文明先进程度,物质层面的应急应对,心理层面的安全安心,这些都同样重要。

  心理健康服务以稳定个体为核心,从精神医学和心理学角度解决个体心理健康问题。2003年非典疫情过后,不同研究发现有30%-50%的患者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本次新冠肺炎疫情远超非典疫情,若是出现失眠、焦虑、恐慌、抑郁、“假期综合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表现,并且已经达到了自我无法调控,甚至影响个人健康及社会功能的情况,建议通过员工心理援助(EAP)、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咨询和治疗、精神科门诊等途径解决,可以有效降低因个人心理行为问题可能引发的影响社会稳定发展和公共安全的危险因素。

  据统计,截至3月初,全国各地已经开通了免费心理咨询热线613条,笔者也响应国家卫健委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的要求,参与了杭州市首个互联网线上公益心理服务平台——“解压心服”的工作,做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疏导。

  目前,社会心理服务还算是一个新生的名词。社会心理服务侧重解决全社会面临的普遍性、群体性、突发性的社会心理问题,比如因疫情而出现的人际冲突、社会恐慌心态、经济停滞以及互联网过度传播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并不能通过偏医疗方式的心理健康服务来解决,更不能通过行政强制和利益诱惑等手段来处置,政府需要采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通过掌握社会人群的心理规律和引导人们关注公共管理的路径来科学、稳固地推进社会层面的发展和治理。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积极开展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特定群体疫情社会心理疏导、疫情社会预期管理、疫情舆情管理、疫情社会治理的心理学培训、疫情社会治理的心理学策略的运用等,其核心目的是解决疫情社会宏观层面的心理建设问题。

  回顾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笔者参与的一系列心理重建服务工作,经验让我始终相信一句话:任何危机事件除了给经历的人带去创伤,更会是一种心理的升华,我们每个人都能写出一段属于自己的理性平和故事。而把个体、群体、社会的心理工作都做到位,就是心理重建工作最核心的内容。

  心理重建服务不仅要应对负面社会心态问题、关键心理指标的恶化趋势,更要从正面培育健康、平和、包容、上进的社会心态,提升国民的幸福感、成就感、获得感等积极心理指标。心理重建服务,一定会助推我们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首页
  • 电话
  • QQ
  • 信息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