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引导的区域综合开发规划与运营

来源: 湖北乡村振兴网 2019-06-01

中华文明植根于土地,乡村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头。近代以来,西方文明的冲击和城市工业的发展,使乡村文化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危机。在百余年的乡村建设史中,传统的乡村文化无可避免地逐渐衰落,后继无人,新的乡村文化重建乏力,不成体系。在这一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毫无疑问,乡村文化复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部分。2018年中央1号文件中也提到要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乡村文化将与乡村产业升级、社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提升等要素互为表里,共同完成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

乡村文化复兴是一个系统工程,今天我将从文化自身出发,提出乡村文化复兴的战略目标,讨论乡村文化体系的构建途径。


一、乡村文化的构成


基于乡村地域特性和乡村社会性质,乡村文化是指乡村区域的村民在生产、人际交往过程中,为满足生存、生活需要,共同创造、集体享有的人类创造物的总和。既包括物质产品、符号表征等物化层面创造物,也包括价值体系、语言、行为方式等非物化层面创造物。乡村文化具有乡土性、共有性、延续性、时代性四大特征。根据文化层次理论,乡村文化可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类,它们共同构成乡村整体的文化形态。其中,除物态文化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都是无形的,都需要借助载体进行呈现,在文化传承与更新方面难度较大。


二、我国乡村文化的当前问题


我国以农立国,乡村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与繁衍地,乡村文化也一直是社会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经历过工业革命后,农业从经济主战场退出,乡村文化精神内核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近几年,随着不断增大的城市生活压力、不断恶化的城市环境以及逐渐回归的传统文化,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乡村及乡村文化的价值与意义。重创下的乡村文化面临着延续危机、人才缺乏、与外来文化难以融合等问题。


三、我国乡村文化的复兴目标


简单来说,我国乡村文化的复兴目标主要有三个:承继、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承继——再现绅士与农夫同源、知识分子与耕者并处的社区结构,打造传统村庄耕读相济、礼存诸野的生存空间,再造乡土中国培育人才、培育文明的能力。

创新——融入重视个人空间、建设共同平台的现代精神,化解融入市场经济与保持个性品质的两难处境,寻找更自然、更持续、更效率的农耕与社区规范。

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发挥文化的创造精神与凝聚能力,修复乡村的社会结构、经济体系、生态环境,形成乡村与城市动态平衡、文化与其他发展要素有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四、乡村文化体系的构建途径


1. 双向构建文化共同体


乡村文化共同体的构建不是依靠行政命令,而是社会成员之间在价值观念上达成共识后的自然结果。因此按照规律,乡村文化共同体的建立应在政策引导下,内化为乡村社会成员间的自觉行为,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双向作用逐渐推进。

就实操层面而言,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在原乡村成员中建立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尊。建立文化自信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产业发展展现乡村文化的经济价值,村民在收入提高的同时自然会自觉保护、传承其文化形式。如当乡村的传统建筑受到市场追捧,建成精品民宿后,村民们会加入民居建筑的保护中,并停止自家老宅的盲目拆建。当然,经济的驱动更多地局限于乡民建立文化自信的表层,真正建立文化自信,需要乡村社会结构、教育结构、服务结构、管理制度等多层面的共同作用。

二是善用民间机构与个人的力量。民间文化组织、乡村发展研究者、返乡田居者等民间力量在文化认识、乡村发展模式等方面有较为深刻的思考与丰富的发展资源,他们参与乡村建设往往是以乡村文化认同为基础,因此,由他们来重新定义乡村文化特质,扭转乡民“城市文化先进,乡村文化落后”的观念将更加有效。

在乡村文化共同体的重建中,消融旧乡民与新乡民、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天然产生的隔阂是关键。传统的乡村是以血缘为纽带的联结,而由大量外来人口参与的新乡村建设模式,必将改变这一社会结构。

因此,新的文化共同体在乡村物态、村规制度、行动利益、精神内涵等方面都会出现新的变化,以适应新的社会关系。当然,文化是一个渐生的过程,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可能需要数十年,乃至上百年,这需要文化建设者舍弃毕其功于一役的观念,从长远着眼,在文化基础层面搭建可持续的结构框架。


2. 构建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共生结构


在对乡村发展现状深入调研、仔细剖析的基础上,绿维文旅认为,构建文化与旅游的共生结构是实现乡村文化复兴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方面,旅游产业的关键是构建旅游核心吸引物,并通过旅游产品的打造及外来消费的导入实现与市场的对接,而具有区域独特性与稀缺性的乡村文化恰是核心吸引力构建可依托的根本,因此发展旅游与文化保护具有天然的联系。

另一方面,在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创意、创新、科技等元素的植入必不可少,同时,旅游人群将带来大量的外来文化因子,这些与传统乡村文化碰撞融合,将有利于形成新的、适应时代需求的乡村文化体系。

文化与经济的共生结构将产生“强者恒强”的发展效应,在文化与经济的互促发展中,乡村将改变目前人口单向流出,产业逐渐衰落的现状,而形成产业兴旺,人口双向流动的可持续发展结构。


3. 多方合力构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构建与城市均等的公共服务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性要素。其中,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括文化设施、文化活动、文化服务机构等多方面内容,其构建直接影响着乡村文化复兴的落地性与可持续性。在落地建设层面,需要政府、村集体、下乡企业、乡村居民等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资源的提供等需要政府从公共财政中拨款。积极建设乡村文化站、图书馆、博物馆等乡村文化设施,提供免费资源,为乡村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打好基础。

政府层面还可以根据传统乡村文化特征开展文化活动,并为文化融合创设条件,从整体上培育乡村文化氛围;企业层面,下乡企业可将企业经济效益与乡村文化有机联系,在提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展示推广企业文化,实现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村集体作为政府、下乡企业、原住民与外来居民文化沟通的窗口,应深入了解各方诉求,平衡各方文化服务资源,以形成各方满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此外,乡村居民同时作为文化服务的提供者与消费者,作用不可小觑。特别是乡村外来居民,由于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公益事业服务意识,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工作者与志愿者,发挥其在乡土文化挖掘、地方戏曲保护与传承、乡土文化研修培训等文化服务事业方面的领头羊作用。


4. 政策引导构建乡村文化管理保障体系


乡村文化管理保障体系涉及文化制度和产业、资金、人才等多方面因素。在文化制度方面,随着新的乡村经济结构与社区结构的形成,原有的乡村文化制度已经不适应乡村文化的发展,相关政府部门应根据实际简政放权,改变过去面面俱到的文化管理模式,通过宏观政策释放社会的文化建设力量,并根据反馈随时保持政策的弹性机能。在文化产业方面,政府应对重点扶持的相关企业给予财政、土地、审批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并保持可持续性。在资金保障方面,政府应建立多元化的乡村文化资金渠道,除在财政划拨方面给予一定倾斜外,应通过与金融机构、文化基金等的合作,为乡村文化提供建设资金,同时还应积极引入教科文组织等社会公益机构,以增加乡村文化的建设力量与资金来源。

在人才管理与保障方面,政府应进行文化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岗位责任制,为各项文化政策的落实提供人力保障;此外,还应重视乡村文化艺术人才的规划、培育与开发,对乡村原有的传统技艺人才应给予政策保护,对外来文化艺术人才给予政策优惠,以确保乡村文化的健康发展。

乡村文化的建设除受制度、文化企业、资金、人才等直接因素影响外,乡村的教育体系、信息化体系、法律保障体系等也影响着文化的建设水平。相关部门应协力合作,保障乡村综合体系的平衡与发展。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资源基础与思想基础,只有充分认识乡村文化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乡村振兴才能活水长流、持续推进。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首页
  • 电话
  • QQ
  • 信息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