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海南本土文化保护及开发利用的建议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保护好海南本土文化的传承密码和遗传基因,注重“文化标识”的重塑和“本土记忆”的延续,打造有底蕴、有文化、有内涵、有品位、有生命,个性显著、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应该是未来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和全域旅游的主导思路。
目前省内有国家级传统村落有13个。另外,海南有不可移动文物4274处,水下文化遗产数量居全国首位。至2015年底,全省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2项;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11人(含去世12人、除名1人),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4人(含去世3人)。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古村落、古建筑群的保护开发缺乏系统和科学的规划。首先是对于历史文化区域的界定,及其特色、意义和价值等方向认识和评估不足。其次是保护开发缺乏系统和科学的规划。另外,在全省文物保护与开发的规划设计中未充分发挥原住居民的作用。
(二)古村落、古建筑群的开发建设中有弱化因地制宜的倾向,地方特色与历史传承感不够鲜明。海南最大的特点就是海岛风情和海洋文化,这是我们最厚重的资本和最显著的文化特色,如何把这些文化传统的效益最大化、最优化,仍需我们进一步探索。
(三)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文化生态环境日益萎缩。随着各种外来文化与海南本土文化碰撞、磨合,对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文化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和破坏。例如,普通话的普及,使本土语言的文化生态环境越来越狭窄,方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的速度越来越快。
(四)文化保护和自然环境变化的矛盾。比如黎族传统的纺染织绣技艺所需材料,都是从自然界中撷取的。随着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这些可用于纺织的原料已极难获得,这给保护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带来了困难。
(五)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断层严重,后继乏人。而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是家族内部传承,甚至是密不外传。这就使得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普及。
历史是地域之根,文化是社会之魂。因此,我们一定要处理好发展过程中开发建设与历史、人文、自然环境的有机协调,使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并与新时代的文化完美地衔接,把具有海南特色的本土文化推向新的高度。
二、关于推动海南本土文化保护及开发利用的建议
(一)以完善规划体系为统领,确保本土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有序性。对历史文化区域的规划设计要形成由总体规划——分区详规——专题规划——项目规划方案构成的区域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规划体系,以保证有效配置公共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实现本土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
(二)以强化价值评估为基础,确保本土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科学性。我们在基础环境更新中,首先要加强对散存于各个角落、分布于各个历史时段的文化遗产进行详细的调查,其次加强对其特质的梳理、对其价值的评估,从而充分发挥当地的地理优势与人文资源,把握环境空间形态发展的协调性与可持续性。
(三)以重点项目带动为抓手,确保本土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持续性。对历史文化古建筑群保护利用要采取重点突破、循序渐进的战略,加强项目监管,优化业态规划及其营销策略;完善项目的延伸与配套工程,整合周边文化资源,突显特色。强化对项目运营的监管,避免因商业失度而损害古建筑群落的历史文化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四)以扩大市民参与为平台,确保本土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民本性。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扩大民众对历史文化传承、保护与项目开发等事宜的知情权,而且创造条件建立专门展馆向民众开放,全面提升广大民众的文化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民众对国际旅游岛与全域旅游建设的认同感。
(五)将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城镇建设之中
1、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魅力城市”建设。海南可以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推动“魅力城市”建设,在重点城市建设中运用特色文化符号建设特色街区,通过建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广场、公园等,大力提升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
2、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撑“风情小镇”建设。海南有很多“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如乐东县黄流镇的“花灯艺术”久负盛名。我们可以立足地方特色文化,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打造一批具有“灵魂”的风情小镇。
3、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海南省拥有一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村落,如传承“黎族打柴舞”的崖城郎典村、传承“疍歌”的陵水海欧村等。以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纽带,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博物馆,增加体验活动,从而丰富休闲农业的内涵。
(六)将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化,融入海南教育。1、通过亲子活动实现文化传承。建议在社区中组织形式多样有趣的亲子互动项目,满足周末家庭的刚性需求,在亲子互动的生活习惯养成后,再将传统文化元素穿插其中,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在海南中小学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课,开发适合中小学生阅读和学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编写有关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外读物,这样可以扩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教育普及,提高新生代的保护意识。
3、在海南高校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工作者和传承人。研究是保护工作的理论基础,高校应该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和培养传承人的重任。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纳入到专业教育之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与实务研究。同时,开设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兴趣班,对大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技能的培养,为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传承人。
(七)实施“文化+”策略,深化本土文化资源,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结合本土文化形成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产业板块。一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共生模式,使得旅游产业的竞争转化为高级形态文化层次的竞争;二是双生态交互驱动模式,推动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完美结合;三是园区式发展模式,重点规划建设文化主题公园、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集聚区。
赋予本土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旺盛活力,需要创新的文化要素和文化精神。鼓励文艺工作者主动挖掘契合本地百姓心灵需求的文化符号,为本土传统文化换上新的包装,起到“1+1大于2”的良好传播效果。
(八)借助全新形式进行宣传,为其注入新活力。以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为代表的文博单位利用网络直播宣传展览和文创产品,腾讯、酷狗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呈现戏曲、刺绣、年画等传统文化,在得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效益。我们也可以推出诸如“互联网+儋州调声”、“互联网+拉网捕鱼”等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宣传模式,并且这种模式能聚拢一批相关文化爱好者,进而建立与该文化相关的业态交流平台,最终逐渐形成一个能够良性循环的传统文化生态圈。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