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建设县域内紧密型医联体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

作者: 陈 玲 【 转载 】 来源: 湖北慈善公益网 2018-10-13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今年国家深化医改的十大任务第一项就是“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要求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在城市建设医疗集团、在县域建设医疗共同体、跨省域组建专科联盟、在边远地区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鼓励医联体内部在保持行政隶属关系、财政投入渠道等不变的前提下,打破区域限制,强化人员、资源、运行、服务等方面的协同管理,形成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渠道和机制,推动医联体成为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

诚然,建设紧密型医联体确实是破局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攻坚医改硬骨头的重要抓手,各地也对此进行了有关试点,并形成较为成功的做法,比如福建“三明模式”、安徽“天长模式”和江苏“启东模式”。仔细分析,这些地方之所以取得重大突破,离不开政府强力主导作用,以及部门的密切配合,对其中涉及的政策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敢于先行先试、打破陈规、特事特办。其他地区则因为多种原因,医联体建设主要由卫生计生部门推动,虽取得一些进展,但还相对滞后,以大丰区为例,2015年成立由人民医院牵头9家医疗单位组建“丰医集团”;2016年成立由中医院牵头6家基层医疗单位组建中医医疗联合体“杏林医疗集团”。两年来,两家牵头单位强化对口协作支援,选派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常年到基层门诊带教,同时,组成医疗技术小组,到基层进行业务指导和巡回诊疗;医联体内部建立信息系统公共平台,实现医疗信息共享,避免重复检查,开放双向转诊窗口,方便群众就医。但是,由于机制体制的制约,在医联体建设上总体还相对松散,履行公益责任的因素较多,未能形成责任共担、资源共用、利益共享的紧密型医疗联合体。

现就全面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引导建立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制度,提出如下建议:

一、以政策松绑为立足点,做“活”医联体。国家在顶层设计上提出进一步加强医联体建设,但各省市在具体操作上却没有出台配套实施政策,仅靠卫生计生部门来推动这项工作,力度明显不够。比如现有人员调配使用、医疗价格调整、医保基金使用、财政投入政策等,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解放思想,松绑政策,统筹各相关部门共同推进落实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工作。

二、以资源整合为落脚点,做“实”医联体。一是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影像会诊中心、病理诊断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和远程会诊中心“五大中心”建设,实现医联体内医技力量的共享。二是结合地方疾病谱和自身优势,强化基层特色科室建设,帮助基层打造特色专科,形成品牌效应,赢得群众信任,吸引群众基层首诊。三是加快基层妇幼健康资源整合,提高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四是重点推行向下转诊,加大医保政策扶持力度,在医联体内部,由上级医疗机构转诊到基层康复治疗的,免收基层机构住院起付线,拉大基层机构与区级医院诊疗的结报比例差,让患者切实感受到转诊的实惠,形成手术在区级医院、康复在基层的就医格局。

三、以技术对接为着力点,做“优”医联体。一是由上而下技术下沉。在医联体龙头医院组建4-5个技术核心团队,下沉到基层,通过专科门诊、病人管理、技术帮带等多方位交流,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二是由下而上加强进修。推进基层医生“务实进修”工作,扩大中医“师徒结对”范围,争取在三年内实现基层医务人员全员轮训。三是建立名医工作室。遴选基层医疗骨干加盟二级医院名医工作室接受技术指导。遴选二级医院副高以上医师到卫生院建立工作室。二级医院要积极对接三级医院形成跨省域组建专科联盟。

四、以信息共享为支撑点,做“通”医联体。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基础上,建立医联体信息系统公共平台,医联体内部实现医疗信息共享,形成完善的有据可循的健康档案和个人病史,避免重复检查,便于转诊病人治疗。同时,开发“互联网+”项目,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移动医护”全覆盖,医联体龙头医院专家对基层机构住院病人实现远程查房,并实时指导。

五、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驱动点,做“盈”医联体。加快推行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复合型支付方式,同步推行临床路径管理,确保医疗质量,控制医药费用。规范医疗行为,切实发挥医保对整个医改的牵引带动作用。建立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利益调控作用,提高医院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首页
  • 电话
  • QQ
  • 信息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