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双”模式开创通山扶贫新局面

来源: 通山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2020-03-27

3年来,通山县创新扶贫举措,探索推行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常规农业保险与抵御市场价格风险保险、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相结合的“三双”扶贫模式,支持贫困户发展双产业、享受双保险、实现双脱贫。目前,全县有13677个贫困人口纳入“三双”扶贫范畴,可实现如期脱贫目标。


一、发展“双产业”,筑牢群众脱贫根基。


在支持贫困户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引导贫困户发展1种以上辅助产业,让每户贫困户都有2种以上脱贫产业,进一步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降低产业发展风险。

一方面,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按照“一户一策、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企业带动”的思路,带动贫困户发展油茶、香菇、小龙虾、乌骨山羊、黑山猪、孔雀等特色种养业和光伏发电、农村电商等新型扶贫产业,形成了政策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新格局。

另一方面,因户施策发展辅助产业。引导贫困户发展1种以上辅助产业来分担市场风险,来保障贫困户脱贫成效。通山县大路乡新冯桥村8组贫困户夏杏卷,2018年发展香菇种植,当年增收1.2万元,还领到1万元产业奖补资金,2019年又支持夏杏卷养殖100羽孔雀,年底可再增收1万元,进一步拓宽了增收渠道。2019年,全县共有13273个贫困人口走上了“双产业”脱贫之路。


二、推行 “双保险”,降低贫困群众产业风险。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贫困户发展产业极易受自然灾害、瘟疫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为降低贫困户产业发展风险,通山县于2017年元月探索建立了“双保险”扶贫机制,免费为贫困户购买常规农业保险和在全国率先开发的“收入指数保险”(抵御市场价格风险保险)2种保险,使贫困户发展养殖业“零”风险。

一方面,推进常规农业保险全覆盖。对发展农业产业的贫困户,其政策性保险保费个人部分统一由政府承担。

另一方面,创新开发收入指数保险。2019年,在全国率先开发了“收入指数保险”(抵御市场价格风险保险),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养殖风险进行保护,对因市场价格波动造成养殖户的收入损失风险进行承保。2019年,通山县整合扶贫资金263.529万元,为全县5234户贫困户养殖的55905头(只)家畜进行了承保,达到全覆盖。

收入指数保险的价格参照相关部门发布的权威数据为赔付参考标准。猪、牛、羊在运输流通环节的货运风险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公路鲜活货物运输保险条款执行,育肥猪保额500元/头,肉羊保额500元/头,肉牛保额2000元/头。如养殖户所养家畜出险,立刻拨打保险公司服务热线95518,保险公司理赔查勘人员立即赶到现场查勘,当场填写保险理赔核定单,收集相关资料,在1个工作日内将赔付款直接打到贫困户的一折通账户。


三、加快“双脱贫”,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始终秉持“外强物质、内强精神”的扶贫理念,在抓贫困户物质脱贫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脱贫,增强他们的发展自信。

一方面,正向激励扶志。引导文艺团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376次(场),宣传产业奖补政策、结对帮扶政策和脱贫致富典型事例;让“脱贫先锋”带着大红花上台介绍自己的创业历程,让台下贫困户分享他们的脱贫经验,增强贫困群众勤劳致富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另一方面,教育引导扶智。为7901名贫困学生建立了数据库,根据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不同层次学生制定教育帮扶措施,3年来,共为贫困学生发放各类助学资金2530.6万元。在县育才寄宿学校建立教育精准扶贫帮扶基地,将103名义务教育阶段特困学生集中到该校就读,费用全免。

在县职校设立了3个脱贫技术培训班,通过3个月或半年的集中培训,让贫困户掌握一门以上的职业技能。2019年上半年,已对310名贫困对象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首页
  • 电话
  • QQ
  • 信息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