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五点建议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打乱了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也给经济运行带来了明显影响。为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必须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时,统筹做好“六稳”工作,积极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畅通经济社会循环,保持产业链总体稳定。
保物资,夯实企业复工复产基础。企业配备防疫物资是复工的前提,但目前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必须尽快化解。一是加大力度保供应。加大口罩、防护服、消毒水、红外温度计等防疫物资生产,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转产生产防疫物资和医疗用品。二是稳秩序,依法严厉打击利用疫情哄抬物资价格、囤积居奇、趁火打劫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三是适当压缩生活性防疫物资需求,倡导居民减少外出,减少0疫情城市和个人独处、自己开车或独自在无确诊病例小区、公园散步等感染风险较低时等防疫物资的使用,鼓励居民DIY制作各类口罩。
畅交通,保障物流通道顺畅和员工有序返岗。疫情之下,多地实现网格化管理,封村封路封小区,原本顺畅的出行受到限制,一些复工企业面临人员短缺或者原材料进不来、货物出不去的困境,必须尽快打通交通“大动脉”。要按照分区分类施策的要求,疫情低风险地区要全面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撤销所有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检疫站点,恢复封闭的高速公路出入口和阻断的国省干线公路。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也要保障低风险地区交通运输工具进入或者途径本地,实现全国道路运输基本通达。支持物流快递企业率先全面复工复产,对物流快递企业给与特殊的稳岗就业补贴,对物流工作人员可以给与为期三个月特殊补贴,并加大宣传报道和荣誉激励。
优服务,保障复工企业相关需求。为减少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有关部门和地方精准施策,财政部门减税降费、金融部门降低利息、社保部门稳定就业、发改和工信等部门保障物资、便利服务,一些地方政府还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类补贴、奖励招工和减免房租等扶持措施,这些政策的特点是比较实、出台迅速、干货多、落实快,真正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是保障企业复工的重要基础。下一步,为推动企业有序复工,政策上还需继续加码。一是将企业复工的监管模式由“前置审批”改为“事后监管”,通过科学制定和严格执行企业复工复产防疫指南,加大监管和指导力度,保证复工有序有效进行。二是协助解决企业用工难题,通过开通专列、点对点包车等方式有序组织企业职工返程复工,打通务工人员返城的通道,确保安全返岗。三是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完善续贷政策安排、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创新专属信贷产品、设定单笔贷款金额上限和企业数量下限等,扩大受惠面,确保更多中小微企业得到“滴灌输血”资金,避免企业资金断链引发连锁反应。
重协同,推进全产业链协调运行。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是一个系统工程。特别是各类制造业企业普遍有复杂的产业链,一家企业只是产业链上的一环,如果上下游企业配套没有跟上,那么单个企业即使复工也很难运转,产业链协同联动面临困难。对此,各地要加大对全产业链协调运行监测和管理,建立严格周密的全链条管理体系,及时诊断并协调解决用工、原料、资金不足、物流、后勤保障和零部件供应等问题,确保产业链畅通。建立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复工状况监测制度,通过用电量等数据构建行业和企业复工指数,促进产业链协同与数据共享。精准支持对宏观经济和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项目工程,加大对产业关联度较大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贷款投放力度,加强供应链金融服务,全力恢复提升产业链协同能力。
促创新,鼓励各种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加快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网络视频、竞技游戏等线上消费发展,鼓励企业转型增加网上消费业务,支持生物医药和远程医疗新业态发展,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支持和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通过共享办公、员工临时调剂等方式,帮助上下游中小企业分担租金、人工成本等成本。对暂时不能复工的企业,支持其灵活安排生产、在线办公。顺应线上销售、移动办公等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加快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建设,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