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回眸

来源: 湖北日报 2019-12-28

疾风知劲草,岁寒识松霜。

2019年,不平凡的一年。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顶住压力,扛住冲击。时近年关,湖北经济正在平稳收官,完成全面目标胜利在望。

回望即将过去的2019年,湖北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显现出极明显的特征——“稳”。

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省GDP分别增长8.1%、8%、7.8%,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同期1.7、1.7、1.6个百分点,高开稳走,中部领先,快于全国。

截至9月底,我省GDP增速已连续15个季度稳定在7.6%-8.2%区间,预计我省全年GDP增幅仍将稳在这一区间。


开局热腾腾


4月18日,当省统计局公布8.1%这个“提气”的一季度GDP增速时,许多人还有些惊喜。

毕竟2018年,全国GDP增幅已从上年的6.9%缓至6.6%。

未雨绸缪,必开好局。

2018年底,省委全会暨全省经济工作会上就提出,2019年是“大考之年”,要把困难挑战估计得更充分一些,应对措施准备得更万全一些;主动应对挑战,保持战略定力,抓早抓细抓实,力争良好开局。

省委省政府提前部署,各级各部门抓早抓实,今年一开年,荆楚处处一派比着干、争出彩的火热景象。

一季度,各市州重大项目纷纷集中开工,1270个项目总投资9100多亿元;光谷首季新注册企业4852家,同比增长29.63%,相当于每天新注册54家,可谓热气腾腾。

良好的开始,成功的一半。接下来,湖北经济一路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好于预期——

上半年,GDP增速8%,同比加快0.2个百分点,居中部第2、全国第6,成为全国不多的“逆势而进”省份,主要经济指标扭转了前两年增速排位后移的不利局面,重回“全国靠前、中部领先”。

前三季度,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齐发力,同比分别增长10.7%、10.3%和10.4%。

精准发力,以进促稳。我省抢抓国家政策窗口期,新增政府债券1400多亿元,汉十高铁、鄂州机场、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快马加鞭,既补短板又稳住了投资。前三季度,全省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7.1%,高于投资增速6.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一场声势浩大的固基工程——万企万亿技改工程火热推进。“近3年,三环锻造不惜血本技改,累计投资4.8亿元建立数字化车间,打造出亚洲最大精密锻造中心和亚洲最大商用车转向节生产基地。”三环锻造董事长张运军表示,公司已入选工信部“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试点示范企业。1-11月,全省工业技改投资、高技术投资、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8.4%、17.6%和32.4%。

形势稳,信心稳。前11个月,民间投资增长12.0%,继续呈加快增长之势。


“稳”得有质量


稳的基础牢不牢?韧劲强不强?

分析2019年以来经济运行形势,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叶学平认为,湖北经济稳得有质量。

质量来自数据本身的质量、稳定性,还有重要指标数据的匹配度。

“粮稳天下安”。1月至11月,全省农业发展形势稳,粮食总产545.07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

稳就业,乃“六稳”之首。前11个月,全省新增就业达87.95万人,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为2.48%。57%的新增就业发生在第三产业,仅光谷就聚集互联网+企业2100多家,从业人员逾10万人。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和失业保险处处长张国庆说,就业结构的变化显示出我省服务业发展的强劲势头。

金融,经济的血液。前11个月,为稳增长“托底”的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10.3%,同比提高11.8个百分点,5年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而且制造业信用贷款占比超七成,中长期贷款占比超六成,显示出制造业对未来的良好预期。

值得关注的是,反映实体经济景气度的重要指标——湖北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在连续6个月低于50%的荣枯线后,11月重返扩张区间,升至51.3%的年内最高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整体生产形势开始明显回暖。

外贸外资稳稳妥妥。今年前11月,全省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97家,实际利用外资超120亿美元,目前来鄂世界500强企业已达314家,新增34家。“很庆幸,我们选择了湖北这个朋友。”12月3日,康明斯副总裁彭立新感慨地说。

一花独放不是春。得益于“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武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规模突破3000亿元,助力武汉强劲进军“新一线城市”。襄阳、宜昌双双向GDP5000亿进发,“副中心”地位更加凸显。荆门、孝感、荆州、黄冈经济总量纷纷上台阶,多极发展格局已经形成。

叶学平说,有了这些稳,才是真正的“稳”。


行稳能致远


应对风险挑战,归根结底还是要主动作为,办好自己的事。

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狠抓“六稳”,高位推动投资和项目建设,牢牢扎稳投资和项目建设这根“定海神针”。

前11个月的投资贡献榜上,我省基础设施投资表现抢眼,同比增长16.6%,拉动投资增长5个百分点。

产业项目光彩夺目。京东方、长江存储等芯屏端网重点项目投资高歌猛进,点亮10.5代液晶显示屏,量产国内首款64层3D NAND闪存芯片。到10月,华星光电产值突破百亿,成为湖北首家产值超百亿的半导体显示面板企业。

“今年我省重点项目的投资进度,大大超预期。”省发改委相关人士称,截至11月底,今年41个省委省政府督办的重大产业项目、316个省级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120.3%、135.4%。

坚持稳中求进,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成为推动我省经济稳中有进、高开稳走,交出沉甸甸年度答卷的决定性因素。

非常时期,稳就是进。经济稳不住,一切难稳住。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成为湖北201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2018年12月29日,省委全会描绘出“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成为新时期湖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中部地区发展势头能不能持续下去?能不能在先进技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有更大突破?能不能在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道路上越走越好?”面对时代之问,湖北谋划打造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部崛起等稳步推进,书写湖北区域协调联动发展新格局——

武汉加快建设四大国字号基地和芯屏端网、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襄阳实施“三年工业倍增”行动,由制造中心向智造中心跨越;宜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每月一歌”,全年集中开工项目逾百个,总投资上千亿元。

保持战略定力有底气,精准发力有方向。

当前我省转型升级态势持续推进,一系列逆周期调节的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服务业对经济贡献率已超五成,消费潜力正不断释放,湖北经济正在获得强有力的稳健支撑。


11月25日,投资逾15亿元的晶瑞微电子材料项目在潜江开工。未来,这里生产的光刻胶,将在湖北芯产业链拼图上填补上重要一笔。

3个月前的9月,湖北迎来“芯”突破——中国首款64层3D NAND闪存芯片在光谷国家存储器基地量产,大幅拉近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回望2019年,人们发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在如火如荼燎原荆楚大地,令人欣喜的新趋势、新动能,正如新生竹冉冉升腾——

“芯”突破“屏”崛起,“端”“网”加速成长,以“芯屏端网”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汇聚成愈来愈强大的新势力,铺染出高质量发展的靓丽画卷。


动能转换,含新量升了


7月19日10时,联想武汉产业基地组装车间迎来历史一刻:第1亿部联想智能终端设备下线。

12月18日,小米武汉总部产业园投入使用。未来十年,这里将成为小米超大研发总部及人工智能技术高地。

快速增加的战略产业、智慧工厂、无人工厂,推动着湖北产业向更高层次演进,产业链水平向中高端攀升,经济含新量不断提升。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前11月,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6%,同比加快2.9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达17.8%,同比加快2.7个百分点;“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集群初具雏形,产业链聚集企业近400家,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

今天的投资,意味着明天的收获。

2019年,体现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和以“芯屏端网”项目投资为主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均增长20%以上。这不仅意味着我省产业结构将持续得到改善,更预示着先进制造业的良好前景,积蓄着更强大的高质量发展动能。


创新能力持续提高——


2月,烽火通信和光迅科技联合攻关的自主硅光收发芯片创造光传输系统容量世界新纪录,我国“超大容量、超长距离、超高速率”光通信系统研究迈上新台阶。

7月,我国网络安全重点项目——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首座标志性建筑展示中心投入使用,加速迈向国内首个“网络安全学院+创新产业谷”基地。


市场活力持续迸发——


前11月,新增企业达到1225家,新增企业11月当月产值同比增长2.32倍,上拉全省工业增长2.1个百分点。

新动能加速孕育壮大,不是轻轻松松得来的。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

去年底,省委全会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我省勾画出“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成为湖北区域和产业发展行棋落子的点睛之笔。

这是湖北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的“作战图”,既体现了湖北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紧密衔接,也体现出创造性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特质。

“湖北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增长新动能正不断积聚,这是很积极的现象。”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叶学平评价,“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质效并举,含金量增了


外部环境变化,下行压力增大。

面临新问题新挑战,湖北何处去?

越是如此,越需要保持定力,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一步一个脚印,锚定高质量发展。

炼钢,用上了5G技术。11月30日,鄂城钢铁公司信息化业务平台联调成功,成为国内首个搭载5G应用的智能制造钢厂。

5G试商用元年,湖北抢滩产业前沿,先后推动5G在工业生产、公共服务等多领域“试水”——

4月10日,全国首条5G智能制造生产线在武汉开通,生产线几乎无需人为干预;6月6日,华中地区首例5G远程手术在十堰市太和医院开展……

增速换挡,动力转换,结构优化。湖北将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持续发力,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含金量”。

接连四轮放出减负大招,夯实实体经济之基;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吸引更多资本、人才汇聚湖北,赢得区域经济竞争。

今年6月9日,湖北开启第四轮降成本,除顶格落实国家政策外,还拿出系列“真金白银”的措施,在政府过“紧日子”的同时,让企业过“好日子”。

“若按公司账面库存测算,预计降低税率全集团减税2亿元……”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经理徐国玲介绍,减税降费省下来的钱将大部分用于物流技术改造升级,采购现代物流设备。

数据,透露出信心与动力:


效益好于全国——


1-10月,全省工业利润增长11%,高于全国13.9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第4位;营业收入利润率提高至6.44%,居中部第1。

成本低于全国——

企业资产负债率51.9%,低于全国4.9个百分点;百元营收成本83.97元,同比下降0.31元,低于全国0.31元。

“两升两降”,让企业身板更壮实,搏击市场的力量更足。

做优产业结构的“底盘”,不断强化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加速存量变革,让老树发新芽,做强优势产业——


通过持续技改,向传统产业注入新技术、新模式,一批企业实现了核心技术的追跑、赶跑到并跑,工业颜值不断刷新。


加速增量崛起,让小树成大树,做多潜力产业——


以新应新,构筑更多竞争优势。“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加速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产业势头强劲。

省经信厅人士认为,新兴产业发力,传统产业焕新,使得我省经济发生了趋势性变化,动力、活力更强。

“湖北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效率提升、推动经济增长,塑造更加现代化的增长模式、治理体系,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增益。”叶学平说。


绿色发展,含绿量多了


观察经济发展质量,除了结构、动能、效益,还须看民生指标与环境指标。

长江出入湖北断面始终保持在Ⅱ类;宜昌黄柏河重现白鳍豚的“笑脸”;长江856万平方米岸线重现绿色……湖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放出“双十”大招,演绎滔滔大江“辩证法”——

打响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剑指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沿江企业污水减排、磷石膏污染整治、固体废物排查等。

实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加快发展绿色产业、构建综合立体绿色交通走廊;推进绿色宜居城镇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等。

一年来,硕果累累。

至10月底,196家沿江化工企业完成关改搬转,在破解“化工围江”的同时,化工产业得以升级。据统计,1-10月全省石化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利润同比增长25.3%,质量和效益明显好转。


经济成绩单上,“含绿量”持续提升。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与2015年相比,今年1-10月全省纳入国家考核的114个地表水水质断面,优良比例从由79.8%提高到85.1%;城市PM2.5累计浓度均值同期下降33.3%,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同期上升6.4%。

“高质量发展,落脚点是发展成果共享,要让市场主体和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省统计局总统计师叶福生说。

提前3个月完成全年新增就业70万人的目标,全年新增就业量将再创新高,有望再次突破90万大关。

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三量”齐升,湖北经济正焕发出更高颜值和更生动气质,迸发出更强劲的高质量发展活力。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首页
  • 电话
  • QQ
  • 信息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