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内2次被曝光食品安全问题,洽洽瓜子怎么了?
1999年巨资400万元在央视一套做品牌广告。
自此之后,洽洽的发展就进入了快车道,一度占据了袋装瓜子市场70%的份额,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被誉为“炒货第一股”。
小瓜子大生意,2019年洽洽食品半年卖了快20亿元。
谁曾想,半年报发出之后没多久,洽洽食品就被曝光了,根据公开信息,不到一周时间里,洽洽食品旗下就有两款不同的瓜子产品先后被两个地区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检出问题并通报。
“瓜子届一哥”登黑榜 洽洽回应
8月23号,北京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10个不合格的食品,其中恰恰瓜子(小而香奶油味西瓜子)登上了黑榜,不合格的原因是二氧化硫残留量达0.22g/kg,不得使用。
消息一出,不少吃货网友表示震惊:
29日下午4点,洽洽坚果官方微博对此事作出回应。回应中,洽洽首先因此事向消费者致歉,并表示,接到北京市场监管局通知后,已第—时间对该批次产品实施召回。
不过,洽洽称在召回产品中抽取部分样品,委托安徽省进出口检验检疫局和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检测确认,结果均合格。
同一批次产品,两次检测结果为何截然不同?
对此,洽洽方面称,西瓜子属于农副产品,植物体内含有一定含量的游离态的和结合态的二氧化硫。本次抽检的检测报告显示的检测方法为GB5009.34–2016,但该方法适用范围并不包含炒货食品西瓜子,即使同一批次产品不同检测机构也会有较大差异。
该声明并未对28日洽洽瓜子熟制葵花籽被抽检发现霉菌检出值超标一事做出回应。目前,洽洽方面还在继续与监管部门、协会沟通。
两天之后,又一批次焦糖瓜子被曝霉菌超标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8月28日,广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9年期9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查信息公告中提及,广州市泓亨贸易有限公司新城分公司销售的标示为哈尔滨洽洽食品有限公司2018年12月08日生产、规格为108g/包的洽洽焦糖瓜子熟制葵花籽,霉菌检出值超过标准规定。
广州市场监督管理局还在公告附了关于检验项目说明,说明称,霉菌污染可使食品腐败变质,破坏食品的色、香、味,降低食品的食用价值。霉菌超标主要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装材料受到霉菌污染,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到位,生产工器具等设备设施清洗消毒不到位或产品储运条件不当。
随后纳食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小而香西瓜子”,发现很多店铺都在售“洽洽”品牌的这款瓜子,且最高月销量达4000多笔。在洽洽食品官方旗舰店里,被抽查不合格的瓜子产品依然在正常销售,月销量在1000多笔。
虽然离洽洽两次被曝光出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从纳食舆情监测系统上可以看出,其舆情指数一直持续不减,可见洽洽食品安全问题对消费者的影响有多深!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洽洽能不能让消费者“洽洽”?
其实,洽洽食品已经多次爆出食品安全问题,尤其在2015年前,相关新闻更是屡见不鲜。
2012年5月,新浪、东方网等多家媒体连续报道洽洽收购陈年瓜子。由于社会影响甚大,彼时,深圳证券交易所还在5月10日发布了针对洽洽食品的停牌公告。
随后的2013年2月15日,中国网曝光了洽洽食品的一些员工没有办理健康证、煮完瓜子的水不是一次性换掉、给瓜子喷香精等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同时又有消费者投诉洽洽瓜子上出现虫眼等质量问题。
在2015年2月13日,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春节前食品重点消费品种的专项监督抽检工作检测到,重庆洽洽食品有限公司的洽洽原香瓜子150g/袋霉菌监测结果不合格。
食品安全问题是食品生产企业的命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多次爆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将不可避免地对洽洽食品的品牌形象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在当前政策上食品安全标准愈发严格、消费者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食品安全失之丝毫,都很可能导致洽洽食品口碑和销量差之千里。
据纳食大数据显示,洽洽食品的综合友好指数在�?0.5。
最后纳食认为,当企业食品安全被曝光之后,企业先自查,及时对外公布自查情况,是自己的要勇于担当,承认问题,公布原因,如果像某些企业明明是自己产品有问题,带着推卸责任的态度东扯西扯,只会令消费者生厌。
从洽洽事件可以看出,当其食品危机事件发生时,当事企业发声稍欠“公信力”,媒体因不同立场、不同利益层面上发声又显得“失真”,而有关政府部门发出“权威的声音”又常常显得“滞后”,也即“失时”,出了问题行业内往往也没有说法,任由各方意见“打架”,弄得企业和消费者都无所适从。
总之,不管洽洽还是其他的食品企业,如果没有把食品安全当做底线的意识,终归是会出大问题的。对于洽洽来说,真正做到让消费者“放心嗑瓜子”,这是“瓜子第一股”理应做到的。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