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奏响乡村“蝶变”新乐章
特色小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城乡建设的一个重要节点。建设特色小镇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对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恩施州城镇建设快步发展,水、电、路、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州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区位优势,“康养小镇”“避暑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如今,小城镇成了城市人的向往之地。
小镇的嬗变之路
巴东县野三关镇,作为大西南陆路咽喉和我州的东大门,是我州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这里的一草一木见证着40年来时代的巨变。
过去,该镇只有318国道途经辖区,交通单一,道路崎岖,冬季雨雪天气道路更是难走。2009年12月,沪渝高速建成通车,在该镇设有高速出口。2010年12月,宜万铁路建成通车,在该镇柳家山村设有火车站。交通的发展,为野三关镇的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09年前,不管是往外销售货物,还是从外地采购原材料,都非常不便。宜昌是运输中转站,碰到雨雪天气,从野三关到宜昌需一天一夜。现在,高速通了,货物运到宜昌只要两个多小时。”该镇企业家邓清源诉说以前交通不便对企业发展的束缚。
交通动脉打通后,该镇日新月异。被誉为“千年老街”的农亭街,是野三关城镇建设的缩影。11月23日,记者来到农亭街,踏着青石板,穿梭在木板楼中间,恍惚间,梦回千年。
“农亭街是一条老巷子,有上千年的历史。市井商铺、居民院落、四合天井构成了这条巷子的旧日时光。”家住农亭街180号的黄在秀老人见证了这条街的变迁,“老街所建的年代太久,地下排水设施设计不合理,以前,在街上走一趟,可以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来形容。”如今,这条老街被复建成土家文化休闲商业街区,旅游旺季人流如织。
“1989年,镇上建起的第一栋混凝土结构房屋位于成衣门市部。当时,水泥房子非常少见。现在,镇上20多层的高楼拔地而起,是那个年代不敢想的事。”黄在秀老人回忆,“谭家村片区以前是一片水田,现在成了集镇的经济文化中心,繁华闹市。从以前夜不出户,到现在夜不闭市。”
随着城镇建设的加快,文旅结合让该镇的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高山森林国际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以“富硒康养、避暑纳凉”为主题的野三关森林花海开园,全国首个村(社区)级农民丰收节启动……为野三关的特色小镇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将文化旅游、富硒康养、民俗风情等有机结合,该镇将提档升级打造六大特色小镇群落。镇长王昌龙介绍野三关特色小镇建设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以谭家坪铁厂荒为中心的高山避暑小镇,以巴野公路为轴线的硒康养小镇,以主章岩和柳家山片区为核心的‘城市阳台’文化及游学小镇,以泗渡河景区为中心的山地极限运动小镇,以石桥坪为中心辐射水布垭镇龙潭坪的土家民俗风情小镇,以野三关集镇为载体的酿酒小镇。”
山村摇身变新城
苏马荡,位于利川市谋道镇药材村,海拔1500余米,境内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8℃左右,是盛夏绝无仅有的“天然空调”。
每到夏季,苏马荡就变得热闹非凡,各小区避暑“候鸟”相继归巢,各景点游客人山人海。武汉、万州、重庆、江苏等地的人们说着不同的乡音。
苏马荡,由于海拔较高,村民曾自嘲“只长树,不长庄稼”。8年前,到过这的人清楚记得:“荒凉,除了森林,就剩下怒吼的山风,没有一栋像样的房子。”
“以前,村里很多人60多岁还要背井离乡,不少人家杀不起年猪。”在村干部吴伦金的记忆里,上世纪的药材村作为一个行政村后,青壮年都外出谋生,有的举家外迁。
但从2012年开始,避暑大军涌入苏马荡,苏马荡热闹起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经过7年的发展,苏马荡康养新城崛起,昔日的偏僻山村已发展成为规划面积超22平方公里、旅游高峰时人口达30万的森林新城。
苏马荡火了,经济活了,农民从贫困一步迈入小康。罗德华,药材村四组村民,2013年前在外务工,2013年5月返乡创业,40天纯收入7万多元。从小残疾的村民杨正高说:“以前只想填饱肚子,没想到50多岁了,一下拥有了几套房子和稳定的工作,还有存款,我们夫妻俩每年仅物管收入就有5万多元。”
区位好,眼望五县,脚踏两省(市),东距利川城28公里,西距万州42公里,随着利万高速和齐岳山至都亭山隧道通车,到万州不到1小时,到利川城不到半小时;景观多,除世界水杉活化石,向东是南方最大的高山天然草场齐岳山,向西是天下第一土家山寨鱼木寨,南与百丈沟、女儿寨相通,北与船头寨、高狮相连;环境优,原始森林盛产负氧离子,使苏马荡成为天然氧吧,石英砂地貌出产弱碱水,赐予了优质的水源……苏马荡多重优势汇集,引得开发商纷至沓来。2012年,走进苏马荡,一去二三里,工地七八家。房子还在图纸上,外地人就把房款打到了开发商的账户上。来自重庆万州的郭相成夫妇,2012年在夏都公寓买下一套房,单元楼里尽是老乡,一到入夏,他们就结伴来苏马荡避暑。
如今,苏马荡景区已成为4A景区。下一步,该景区将以“发展生态旅游,打造康养产业”为战略布局,全力打造康养项目、完善康养产业链,满足养老休闲需求。
11个特色小镇现雏形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加快,我州一批特色小镇初见雏形。
目前,恩施市沐抚办事处、白杨坪镇,利川市白杨坝镇、谋道镇,建始县花坪镇、龙坪乡,巴东县野三关镇,宣恩县珠山镇,咸丰县坪坝营镇,来凤县百福司镇,鹤峰县燕子镇等11个乡镇(办)已纳入第一批州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其中,利川谋道镇成功命名为“国家第二批特色小镇”;巴东野三关镇被纳入湖北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建始花坪镇、鹤峰燕子镇已申报湖北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恩施市沙地乡、板桥镇,利川毛坝镇等申请列入第二批州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特色小镇在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区域创新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在今年召开的恩施州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现场会上,州委副书记、州长刘芳震对全州特色小镇建设进行部署,要求全州上下对标先进找差距,结合自身特色竞相发展,形成一批宜居宜业宜旅的山水精品城、民族风情城,一批富有魅力的特色小镇,一批美丽的文明乡村。
如何让特色小镇更好更快的发展?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村镇科工作人员蔡潇介绍,突出特色、找准定位、合理规划是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巴东野三关镇利用杭州下城区对口支持机遇,请浙江大学对野三关白酒特色小镇进行规划设计,做特做优白酒产业,打造武陵酒都。建始县花坪镇按照“特色产业观光、民族文化体验、休闲康体养身”的整体定位,编制了《“关口葡萄”观光长廊修建性详细规划》,涵盖了“关口葡萄”酒庄、“关口葡萄”采摘园、特色农业产业观光综合体和特色农产品展示中心,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7.2平方公里的《花坪特色小镇总体规划》和《花坪镇全域旅游规划》。
在合理规划的前提下,坚持以生态文化旅游、硒食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清洁能源“四大产业集群”为引擎,融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强化特色小镇的产业支撑。同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如今,随着特色小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我州的小镇旧貌换新颜,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有力地促进区域经济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链接
截至2012年底,全州城镇化率达到34.55%。8个县市城区面积接近31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91.8平方公里,全州共有建制镇34个,建成区面积73平方公里,乡43个,建成区面积54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113.89万人。
2012年,利川市谋道镇先后被评为湖北省旅游名镇;苏马荡景区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被新华网评为“2014年旅游业中国最美榜”、被住建部确定为“全国重点镇”,中央电视台《新城记》作为全国新型城镇化的8个典型之一推介了苏马荡的全域旅游探索。
2013年11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首批20个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名单,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戽口村获得“中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称号,是湖北省唯一获得该项殊荣的村庄。
2017年8月28日,住建部公布,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276个镇,我省有11个镇入围,利川市谋道镇榜上有名,并成为恩施州第一家获此殊荣的乡镇。
2017年12月20日,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湖北省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同时公布了首批20个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其中有野三关,定义为“巴东县野三关酿酒小镇”。
2018年,恩施市沐抚办事处、白杨坪镇,利川市白杨坝镇、谋道镇,建始县花坪镇,龙坪乡,巴东县野三关镇,宣恩县珠山镇,咸丰县坪坝营镇,来凤县百福司镇,鹤峰县燕子镇等11个乡镇(办)纳入第一批州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