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武汉市洪山区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 湖北乡村振兴网 2019-05-10

  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洪山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的一年。这一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以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大学之城为统领,全面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抢抓机遇,拼搏赶超,克难奋进,开拓创新,较好的完成了区人大十五届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年来,我们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为先,围绕重点功能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精准发力、持续用力,经济总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区域经济增长呈现新态势。

  高质量发展动力强劲。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洪山综合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多项重点经济指标在全市位居前列。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44亿元(以下数据均为预计),同比增长9%,增速连续两年在中心城区位居第一;公共财政总收入和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83亿元和108亿元,增长15%和12.1%,一举实现“千亿GDP、百亿财政”的目标。财政收入在中心城区跃升一位,迈入第一方阵。加快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着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先进制造业发展稳中向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工业投资增长62%,均位居全市第一,其中技改投资占比达到71.5%;全区新增“小进规”企业16家、省级隐形冠军企业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8%,超目标13个百分点。烽火通信“光通信设备智能制造试点”获批国家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精测电子被评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总部经济、楼宇经济聚势发力,能源大厦、华电金融大厦等辖区40栋重点楼宇纳税增幅达3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3%;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蝉联中心城区第一。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成立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全区新增文化创意企业1000余家。

  重点功能区建设稳步推进。积极对接市级发展战略,高水平打造杨春湖高铁商务区。商务区总体城市设计、各专项规划全面完成,华侨城、前海人寿项目及厂前村、东方红村还建房全面开工,东湖金茂府及北洋桥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工程基本完工,核心区两宗、共计302亩土地挂牌供地,杨春湖高铁商务区已由启动阶段迈入全面开发建设阶段。对标现代产业园,高质量推进青菱工业园建设。投入30亿元,储备建设用地1150亩,实现供地836亩,联东U谷、德成二期、亿童二期等项目成功摘牌,青菱·西岸项目对外招商。基本完成园区内拆迁任务,还建房二期、三期启动分配;建郊西路、建阳四路等道路已经建成,完工道路达15公里。开展南湖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和规划编制工作,与省农科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南湖城市副中心建设。整体推进天兴生态绿洲建设,还建总量测算、还建选址、双登数据复核等基础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社保遗留问题全面解决。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区级领导“七个一”挂点联系制度,完善招商引资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实行“三合一”月调度工作机制,定期举办企业家日、政企座谈会等活动,为优质企业在洪山落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全年签约华中科学生态城等优质项目30个,签约金额1226.1亿元,其中30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4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5个;招商引资总额达到590亿元。悦活里生活广场等一批重点项目全面开工,往年和当年签约项目开工率分别达67.5%和52.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创新政务服务方式,大胆探索“互联网+政务”、情景式审批等模式,党政协同办公系统上线运行,政务“一张网”初步建成,实现省、市、区、街(乡)、社区(村)五级联通。取消和调整行政权力事项48项,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提前办结率达100%,办事流程不断精简,企业开办、工程项目审批时间实现“双减半”,有效促进了市场公平竞争,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民营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1.7万户,跃居全市第一,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一年来,我们始终把创新作为发展第一动力,充分发挥辖区智力资源优势,着力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不断深化区校合作、校企合作,大学之城建设取得新进展。

  环大学创新经济带建设持续提速。坚持规划引领,科学谋划环大学创新经济带建设布局,大学之城建设总体规划进入市级审批阶段,武汉中央创智区实施性规划已完成中期评审。以盘活高校及其周边空间资源为着力点,以产业项目为依托,全面深化区校“共筑、共享、共赢”合作关系。成功举办大学之城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区级领导与高校领导实现互访近百次,为高校协调解决规划、消防、绿化等各类问题40余个,达成项目合作意向32个。环理工大创新经济圈、722国防科技产业园、华科大创新创业基地等27个项目已签约,签约金额突破1150亿元;地大宝谷创业中心、华师大创新创业中心等项目已经开工;累计确立高校及周边土地储备计划项目37个,环大学创新经济带建设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

  创新要素加快汇聚。深入实施“四大资智聚汉工程”,着力推动人才、技术、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汇集洪山,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创新服务模式,与武汉理工大等高校共建大学生就业分市场6个,开展“就业直通车进校园”专场招聘活动56场;首创“大学之城直播基地”及“大学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帮助广大青年在洪山创业就业。新筹集大学生租赁房源1872套,留住大学生3.3万人,总量居中心城区第一。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广泛吸纳各方面高端人才,建设人才(校友)工作站13个,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等各类人才81名。积极对接海内外高校,着力扩大招商半径,与韩国东西大学签约,中韩国际文创园等项目落户洪山。大力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新设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站9个,开展转化活动17场,承接转化项目20项,其中院士项目5个,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5亿元。优化创新服务体系,成立洪山大学之城众创孵化联盟,首创大学之城众创孵化电子地图特色服务。着力打造高端专业的创新载体,融创智谷三期已封顶,引进优质企业112家;烽火创新谷成为全市首批星级科创小微企业园。全区新增省级众创空间4家、省级孵化器1家。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2亿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80家、瞪羚企业55家。

  一年来,我们着眼于完善城市功能,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更新改造步伐,城区面貌品质实现新提升。

  交通环境进一步优化。完成市级重点工程征地1910.6亩,征收房屋34.1万㎡,征地征收量位居中心城区前列,有力推动了地铁5号线、8号线、11号线、12号线以及杨泗港长江大桥、文荟街下穿通道等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地铁7号线开通运营,南湖地区通行能力大幅提升,辖区骨干交通设施日趋完善。围绕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路,系统优化辖区路网体系。开工建设武梁路、南湖路等12条道路,卓刀泉南路、黄家湖西路等12条道路相继建成,丁字桥南路、白沙四路等9条道路陆续通车;建成公共停车泊位17927个,辖区“出行难”、“停车难”问题不断缓解。

  军运会环境保障工作全面展开。坚持“细致、精致、极致、卓越”工作标准,认真落实相关规划、导则,聚焦“五边五化”,对辖区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实施环境综合整治,以赛事筹备促进城区环境大改观、城区功能大提升。累计立面整治楼宇1117栋,亮化楼宇420栋,整治门面招牌1417块、户外广告2149处,拆除违建14.4万㎡,维修道路14万㎡,清理铁路沿线及沿湖沿河垃圾3804吨,城区面貌焕然一新。立足出精品、展亮点,围绕道路整治、市政设施、城市家具等重点环节,高标准、高品位设计打造珞狮路军运会环境保障示范片区,洪山大学之城特色风貌进一步彰显。军运会场馆建设及竞委会组织工作稳步推进。大力开展“与军运同行”等各类活动,广泛动员辖区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广大市民参与环境整治,自觉维护城市形象,营造了全民迎军运的浓厚氛围。

  城市发展空间加快拓展。充分发挥统筹发展投资平台公司作用,融资授信37.2亿元,全力推动“三旧”改造。启动高压小区、中建三局雄楚基地扩大片等9个项目的房屋征收工作,其中省妇幼片、卓刀泉K1地块等2个项目征收工作已经完成。省种子公司片、卓刀泉村二期等4个项目实现供地,新路村一期通过整村拆除市级验收。全年完成国有土地房屋征收51.1万㎡;城中村改造拆迁145.3万㎡,还建房开工50.2万㎡、竣工42.2万㎡;腾退土地1327.7亩。

  一年来,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改善环境为核心,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强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宜居洪山、美丽洪山建设再上新台阶。

  水体治理全力攻坚。深入推进“四水共治”,投入14亿元,实施治水项目30个,投资额位居中心城区第一。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大力推进水体提质攻坚。聚焦辖区9条河道港渠,综合整治黑臭水体,拦截排污口69个,巡司河、罗家港、沙湖港等港渠控源截污、水体治理工程基本完工,巡司河等水体氨氮指标持续下降。完善湖泊周边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对南湖、野芷湖、汤逊湖、青菱湖等7个重点湖泊实施排口截污、雨污分流改造等工程,南湖尾水箱涵投入使用,日均30万吨污水不再进入南湖,南湖水质由劣V类提升到V类,辖区水环境明显改善。加强供水管理,持续监控饮用水水源地,完成21个老旧社区二次供水改造,对全区171个“三无”水箱进行二次清洗,保障了居民用水安全。

  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深入开展拥抱蓝天行动,强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综合整治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工业粉尘、机动车尾气等大气污染突出问题,空气优良天数居全市第二。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着力修复长江沿岸生态环境,严控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重化工及造纸行业项目,全面完成非法码头拆除迁移工作,辖区范围内15.7公里长江岸线原貌基本恢复。加强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环境问题监管,按时限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问题整改工作。强化环保执法,对违法排污行为零容忍,全区未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配备分类收集容器5016个、收运车辆13辆,改建垃圾站11座,试点区域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大力推进全域增绿提质,新建5处街心公园,建成林荫道10条,完成三环线绿化带建设7.3公顷,启动建设四环线生态带20.5公顷,新、改建绿地85.1公顷,种植大树5560株,基本完成军运会保障绿化任务,洪山绿化品质大幅提升。

  一年来,我们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抓好底线民生、基本民生、质量民生,努力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群众生活得到新改善。

  民生保障持续加强。全年用于民生支出66.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连续3年跑赢GDP。多渠道扩大就业,全年新就业2109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5%以内。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开工保障性住房3373套、基本建成4284套。逐步推进电梯增设工程,为5个试点小区增设电梯23部,老旧社区居民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各类保险新增71243人,基本实现全覆盖。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发放低保及各类补助1669万元,实现困难群体应保尽保。积极创建“无欠薪”洪山,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1847名劳动者追回工资4773.2万元。关爱残疾人生活,对547户残疾人家庭居住环境实施了无障碍改造。系统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改革,完善“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建成老年宜居社区30个,为符合政策规定的老人购买了居家养老服务。帮扶新洲区7个贫困村、94户319名农民实现脱贫,精准扶贫任务全面完成。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新增4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公益普惠园在园幼儿比例保持80%以上。投入3.7亿元,持续加快中小学建设,南湖玫瑰湾小学等4所学校开工建设,华师附小南湖分校等4所学校投入使用,入学增幅保持在10%以上,有力保障了辖区居民入学需求。深化学区制及集团化办学改革,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得到加强。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加大薄弱区域医疗资源供给力度,在南湖、和平等片区规划布局5个综合医院、3个专科医院、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洪山院区、省妇幼保健院洪山院区已经开工。我区成为全国健康促进试点区,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复核。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累计组织各类文化演出、体育赛事193场。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层基础建设迈入全省先进行列。以高水平建设全国文明城市为主线,深入开展“迎军运、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活动,擦亮志愿服务和洪山好人两大品牌,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深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尼加提·雪莲花志愿服务队获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洪山高中被授予全国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学校称号。全面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市民科学素养不断提升。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为11021名7-9岁儿童进行免费龋齿保护,在70个社区开展了青少年暑假免费托管活动。

  社会治理格局日趋完善。持续推进“鼎星”平安创建、雪亮工程等重点工作,创新社区治理“四微”工作法,打造张家湾街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街乡、社区(村)网格化工作架构进一步健全。加快建设综治“1+N”综合信息一张网,推动全区各类政务数据、信息资源和视频图像等数据平台融合互通、联网共享,平安洪山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稳步推进“红色物业”拓面提质,认真做好全区159个社区居委会(村委会)换届工作,基层治理工作不断加强。完善“五位一体”多元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分级调处各类纠纷3926件,挽回群众经济损失6500余万元。充分利用城市留言板、市长专线、阳光信访等各类平台,做实网上群众工作部,各类群众投诉、建议按期办结率达99%以上。扎实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大接访活动,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办结群众信访事项5737件,进京非访率下降89.7%,未发生大规模赴省进京上访事件。在全省率先建立快速精准打击违法犯罪机制,集中组织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盗抢骗”、“毒赌黄”和涉众型经济犯罪,“两抢”案件及命案、枪案破案率均达100%。成功破获“PARTY LIVE”直播平台传播色情牟利案,在全省乃至全国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完成视频系统升级改造及“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工程,治安立体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有效刑事警情、违法犯罪警情分别下降27.4%和9%。着力提高火灾防控能力,三级督办重大火灾隐患整改率达100%,火灾警情下降5%。加强交通源头管理,整改8条交通危险路段,未发生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实现“一无一降”目标,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以大专院校、中小学、幼儿园食堂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未发生二级以上食品安全责任事故和重大药害事故。

  国防教育、兵役征集、退役军人事务、民兵和预备役建设取得新进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统计、科普、档案、地方志、民防等工作积极推进。大力支持群团改革,工会、青少年、妇女和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区人民政府承诺的10件实事全面完成。

  一年来,我们始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推进职能和作风转变,政府自身建设抓出新成效。

  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和决定,自觉接受区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各人民团体的意见。累计办理区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建议案、委员提案190件,满意率达95%以上。圆满完成“七五”普法中期督查及迎检工作,建成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市民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日益增强。全面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95%以上。创新体制机制,完成国地税合并工作,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等各项改革工作平稳推进。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执行党章及《准则》、《条例》等各项党纪党规。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新衙门作风,坚决支持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微腐败问题和各类违法违纪案件,政府作风建设进一步深化。切实践行“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抓好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任务,对涉及政府工作的反馈意见,逐条制定详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一条条、一步步整改落实,定期调度,扎实推进,整改工作已初见成效。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对83个单位进行了审计,问题整改落实率达100%。深入推进“大调研大落实”,全面抓好“大督查”,不断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严格督办、严格问责,紧盯目标、挂图作战,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政府系统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担当意识进一步强化。

  各位代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和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拼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全体洪山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向区域内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驻区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洪山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不少,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产业结构还不合理,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提升创新能力、建设国内一流大学之城的任务还比较艰巨。民生工作尚存在一些短板,交通状况、公共服务、城市环境等方面,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少数干部精气神不足,缺乏在改革创新中攻坚破难的能力和担当。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直面困难,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以赴加以解决。


  二、2019年主要任务


  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大学之城建设全面提速的重要一年,做好全年的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必须不折不扣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六稳”工作要求,改进作风,克难奋进,自觉强化使命担当,努力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以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2019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开放创新互促互动,围绕“一区一园一带一洲”,抓重点、出亮点,补短板、强弱项,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更加注重城市宜居宜业品质,更加注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建设国内一流的大学之城和武汉创新驱动的核心动力区。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5%以内,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大学之城战略,着力推动创新发展

  高质量打造环大学创新经济带。全面落实大学之城建设总体规划,按照连续五年、每年吸纳100亿元社会资本的标准,抓紧实施大学及其周边“三旧”改造,加快构建区校产业一体化深度融合格局。编制完成武汉中央创智区实施性规划,积极推进四眼井、省妇幼、湖工大马房山等片区房屋征收及供地工作,促进722国防科技产业园、华师大创新创业中心、理工大科技孵化楼等项目尽快落地见效,逐步打造以科技创新金融和高端现代服务业为引领、以创新孵化平台和特色街区建设为支撑的科技创新商务区。深化与南湖周边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统筹推进南湖城市副中心规划编制、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力争软通动力、精测电子、狮山同创汇等高效高新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进一步健全区校联动合作机制,推动宝谷创业中心、华科大创新创业基地、纺大雄楚校区改造等项目建设提速提质,不断优化环大学创新经济带产业布局。

  提升创新创业环境。积极服务高校“双一流”建设,推动优质公共服务向高校延伸,努力为高校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围绕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点,做实做优“大学之城创业者联盟”等六大联盟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深入实施洪山英才、海外人才工程等各类人才计划,持续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整合人才引进政策和激励体系,逐步构建“引、育、用、留”人才生态系统。大力支持与洪山重点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科技创新,畅通校企信息交流渠道,鼓励企业、高校院所采取多种形式共建技术创新平台,推动企业、高校、金融资本深度合作。整合挖掘辖区科技成果优势资源,健全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的利益分享机制,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67亿元。加快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提升烽火创新谷、武汉创意天地和融创智谷等创新载体品质规模,引导众创空间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聚焦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培育新增长点

  积极发展实体经济。大力推动政策聚焦、资源聚焦、区域聚焦,坚持做大增量、提升存量并举,不断增强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以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为契机,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依托青菱工业园、融创智谷、烽火创新谷等创新园区,培育壮大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武汉创意天地为着力点,推动工业设计、游戏动漫、出版传媒等文化创意产业向专业化、高端化深化拓展,进一步提升洪山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围绕杨春湖、岳家嘴等区域,充分挖掘高端商务、楼宇经济等方面的增长潜力,打造企业总部聚集区。积极顺应消费趋势,促进全区商业资源统筹发展,推动街道口、徐东、南湖等传统商圈转型升级、优化功能,努力实现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精准化和高品质提升。继续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更加注重招大引强、招新招特,持续构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经济。全年引进30亿元以上项目2个,完成招商引资总额6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外贸出口增长5%。狠抓项目落地攻坚,聚力推进华中科学生态城、省出版城二期等重点产业项目,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

  加快建设重点功能区。强力推进杨春湖高铁商务区建设,加快核心区后续供地,促进商务区项目滚动开发。加大综合管廊、高压线迁改、绿化、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北洋桥中央生态公园及东湖港、沙湖港公园建设工程,推动华侨城、前海人寿等项目快建成、早见效。按照“产城一体、生态宜居”的建设理念,进一步提升青菱工业园环境。完成还建房二期、三期分配工作,开工建设还建房四期;完善园区路网及配套设施,满足入园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需求。以提高园区发展质量为核心,不断强化项目建设。加快办理农用地转建设用地手续,完成土地储备2000亩,实现供地1000亩,确保德成二期、亿童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百一光电、武大科技、宏海科技等项目挂牌,青菱·西岸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步将青菱园区打造成武汉南大门新产业新业态的积聚高地。加快北港工业园土地二次开发利用,为园区企业发展拓展空间。积极谋划天兴洲未来发展方向,启动洲上村民搬迁及还建安置工作。

  全力以赴服务市场主体。全面落实中央“聚焦企业关切、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政策,畅通政商交往、政企沟通制度化渠道,完善区领导“七个一”联系服务企业机制,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出台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配套措施,搭建精准帮扶民营企业平台,多措并举减负担、降成本,切实破解民营企业在融资环境、公平竞争环境等方面的难题,支持民营经济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做大做强,不断增强各类市场主体在洪山发展的信心。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建设中小企业服务联盟,扶持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科技企业,全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90家。积极对接上级政策,探索推动辖区创新企业科创板上市。

  (三)聚焦“精致洪山”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更大力度实施生态治理。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控新增污染源,强化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环境监管,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整改任务,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健全改善空气质量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城区空气质量。以“四水共治”为抓手,继续推进湖泊、港渠截污及雨污分流等工作,实施黄家湖等湖泊水质提升工程,全面完成巡司河、青黄渠等9条水体提质攻坚任务,基本消除辖区黑臭水体。加大园林绿化工作力度,启动建设胜利公园,新建一批口袋公园,完成四环线生态带等重点工程,新增绿地面积100公顷。开展长江岸线植树造林,新造林地11公顷。

  更快速度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提速重点区域“三旧”改造,推进邮科院、自建社区、武南社区等12个项目征收工作,实现高压小区、中建三局雄楚基地等5个项目供地,完成青菱村、渔业村整村拆除工作。全年征收国有土地上房屋40万㎡,拆迁城中村房屋50万㎡。完善产业用地规划,引导村集体产业用地科学集约利用。积极探索推进生态控制线内城中村改造工作。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重点推动两湖隧道及地铁5号线、8号线、11号线等一批市级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打好南湖、白沙洲地区交通环境综合提升大会战。投资16亿元,加快建设烽火路、草市路等道路,确保张家湾路、信和路等道路基本建成。科学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进一步增加公共停车泊位供给。

  更高标准做好军运会服务保障工作。突出军运会重点保障线路、示范片区、窗口地带等区域,全面完成道路建设、景观亮化、立面整治、户外广告招牌整治、违建控管、园林绿化等环境保障任务,树好武汉“第一形象”,为军运会增添洪山色彩。积极协调辖区高校,高质量建设场馆设施,完善场馆周边配套功能。加大违法占道、建设工地、渣土污染等专项整治力度,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精致化、长效化,巩固军运会环境提升成果。综合做好交通疏导、赛事保障、社会稳定等相关工作,全面提高军运会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大学之城优势,进一步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弘扬志愿者精神,引导大学生、社区居民自觉践行东道主文明公约,动员全社会参与“清洁家园迎军运”等活动,努力在洪山营造“人人齐动手、共创新环境”的浓厚氛围。以军运会为契机,深度开发利用大学文化品牌和山水文化品牌,加大特色旅游推介力度,提升洪山知名度。 

  (四)聚焦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强化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深化“四个直通车”服务,优化“15分钟就业服务圈”功能,发挥大学之城就业服务联盟和创业学院联盟作用,促进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深入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平稳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并轨运行,打通社保经办服务“最后一公里”,促进社会保险征缴扩面。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改善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大对残疾人的帮扶力度,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依托洪山区社会福利院,着力打造养老服务品牌。借助“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推动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深入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新改扩建公办园1所,新增公益普惠性幼儿园3所。继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中小学配建速度,确保3所投入使用、5所开工建设、2所改造提升。着力构建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优质多样化发展格局,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加快薄弱地区医疗设施建设,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深入实施文体惠民工程,举办第十五届高校文化艺术节和建国70周年系列文艺展示活动。强化文体市场监管,创建省级“扫黄打非”示范区。全面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科普、档案、地方志、民防、审计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国防教育、兵役征集、退役军人事务、民兵和预备役建设。

  巩固加强社会治理。完善基层治理格局,深入实施“红色引擎”工程,推动以党建为引领的“五治一体”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优化小区物业管理,综合整治小区环境,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常态化开展领导下基层大接访,健全基层信访工作网络和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强化社会稳定风险防控,严密防范分裂、暴恐、极端宗教活动,突出抓好重大活动、重要敏感节点维稳工作。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平安创建活动,积极构建立体化、动态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现更精准的管控和更精细的治理。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始终保持对黑恶势力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盗抢骗”、“毒赌黄”,持续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和非法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严管严控枪支爆炸物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健全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完善安全预防控制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加强应急管理,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进一步规范食品药品企业、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行为,强化学校食堂等重点单位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五)聚焦政府职能转变,着力推进依法执政从严治政

  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持续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依宪执政,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坚决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依法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重视司法、舆论和社会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完善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制度,切实办理好各级各类议案、建议和提案。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章程开展活动。依托行政执法与监督平台,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创新开展“互动式”、“体验式”多样普法活动,不断丰富法治宣传载体。

  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建设服务型政府。高质量完成新一轮机构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深入推进“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改革,拓宽情景式审批服务范围,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功能,优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健全政务服务三级体系,完善街乡政务服务中心基础功能,推动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向街乡政务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点延伸,确保“网上办”比例达到99%,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扎实推进区属国资国企改革工作,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营体制,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加大与托管区域的沟通联系力度,全力支持托管区域发展。

  巩固“四风”整治成果,持续建设廉洁政府。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治政向纵深发展,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教育引导政府工作人员提高“八种本领”、做到“五个过硬”,着力锤炼更加严实的作风。严把德才标准,坚持公正用人,激励政府工作人员增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努力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队伍。聚焦省委巡视反馈意见,严格实行销号管理,确保巡视整改工作抓紧抓实。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深入推进“大调研大落实”活动,更加密切联系企业、群众,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开展基层作风巡查、双评议等专项治理活动,大力整治新衙门作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各类问题,力戒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使政府工作人员把更多时间、更多精力用在抓工作落实上来,推动洪山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各位代表: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2019年我们将集中力量办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10件实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1、努力缓解辖区居民出行难,新开工建设10条道路,建成10条道路。

  2、保障居民用水安全,对全区187个“三无”水箱进行清洗,更换破损水箱。

  3、着力满足辖区居民就学需求,加快学校配建步伐,建成学校4所,新增学位2900个。

  4、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开工建设区疾控中心和妇幼保健院,加快建设省人民医院洪山院区、省妇幼保健院洪山院区。

  5、丰富辖区居民文体生活,在8个社区建设文体广场。

  6、提升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能力,聘用街(乡)专职调解员50人,在全区166个社区建设社区家事调解工作站。

  7、积极帮助困难老人,为辖区60周岁以上失能老人购买居家养老“三助一护”服务。

  8、关爱少年儿童成长,在80个社区实现青少年暑期免费托管;为全区7-9岁儿童进行免费龋齿保护检查。

  9、提高基层火灾防控能力,新建1座小型消防站,为30个小区建立微型消防站,为10个老旧社区进行电气线路改造。

  10、完善社区技防设施,升级改造20个老旧社(小)区的视频监控系统。

  各位代表,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戮力同心,埋头苦干,拼搏赶超,奋力谱写建设国内一流大学之城的新篇章!


  《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名词解释


  “七个一”挂点联系制度:每个区级领导挂点联系一所高校、一个重点企业、一个重点项目、一个薄弱社区,帮扶一个困难群众和一个困难党员,牵头化解一件信访包案。

  “三合一”月调度工作机制:每月召开财源建设、项目攻坚、招商引资领导小组集中调度会。

  政务“一张网”:按照“网上办事是常态,网下办事是例外”的要求,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打破信息孤岛,不断提高全程网上办理比例。

  四大资智聚汉工程: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工程和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工程。

  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按照“政府主导、校企参与、三方联动”原则,对“企业人才需求订单”和“学校人才供应菜单”进行精准匹配,帮助企业精准招揽人才,帮助学校精准培养人才。

  众创孵化电子地图:整合区直部门资源,汇聚辖区70余家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和大学生创业特区,探索“要素集聚、政策对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创新创业新模式,打造国内政策、环境、平台、服务最优的创业生态圈。

  城市家具:城市户外公共场所的公用设施,如公交站亭、交通指示牌、电力通讯杆柱、消防栓等。

  “鼎星”平安:武汉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最高荣誉,是对一个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水平的综合评定。

  雪亮工程:以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四微”工作法:微党建、微邻里、微治理、微警务。

  红色物业:通过组建公益性企业化物业服务实体、加强现有物业服务企业党建工作、选聘党员大学生从事物业管理等措施,推动物业服务企业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五位一体:由党委政府主导,综治部门牵头,司法、公安、法院、仲裁、律所等部门联动联调的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1+N”综合信息一张网:“1”指的是区网格化指挥平台,“N”指的是综治重点数据、政府管理数据、政府服务业务数据等模块。

  一无一降:无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事故起数下降。

  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一区一园一带一洲:杨春湖高铁商务区、青菱工业园、环大学创新经济带、天兴生态绿洲。

  五治一体:自治、德治、法治、智治、共治与服务一体化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八种本领: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

  五个过硬: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

  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行政执法公示三项制度。

  三助一护:助餐、助洁、助医、远程照护。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首页
  • 电话
  • QQ
  • 信息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