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湖北生态文化论坛在荆门成功举办

作者: 李强 【 转载 】 来源: 荆楚网 2018-11-30

    11月21日,以“林业发展与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第五届湖北生态文化论坛在荆门举行。湖北省人大副主任刘晓鸣,湖北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新池和全体班子成员,荆门市市委书记张爱国、市长孙兵等领导出席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农学部主任、国家林业战略首席专家尹伟伦等5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嘉宾应邀出席论坛并作精彩演讲。

  刘晓鸣宣布第五届湖北生态文化论坛开幕。他向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他指出,湖北生态文化论坛,既是林业部门的年度大事,更是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件盛事。论坛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为主旨,充分发挥了以文化人、凝心聚智的作用。论坛一年一度,每年一个主题,办得非常成功:论坛活动办得好,论坛主题选得好,论坛地点选得好,演讲嘉宾请得好。今年论坛的主题是“林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紧扣中央“三农”工作大局,着力探索林业在大局中的新路径、新作为,展示了林业部门的大局观念和责任担当。本届论坛上来自全国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先进地区代表带来的远见卓识、真知灼见,将为湖北生态文明建设、湖北乡村振兴、湖北林业改革发展、湖北高质量发展提供鲜活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启迪,将会迸发出绚丽的思想火花。

  刘新池指出,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反映了发展的必然、人民的期盼。刘新池说,林业是乡村生态振兴的支撑点。湖北是林业大省,林地和湿地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5%,林业是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基础,是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全省上下持续推进绿满荆楚行动、精准灭荒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和森林城镇、绿色乡村建设,建设了一大批“春入山村处处花”“满村花柳自青红”的美丽宜居乡村,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生态支撑;林业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主战场。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都在贫困山区,这些地方林业资源丰富,振兴的依靠在山、潜力在山、希望也在山,就是要让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些地方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近年来,全省每年新增油茶、核桃、中药材等林特经济30多万亩,已建成396万亩油茶基地、303万亩核桃基地、19万亩弥猴桃基地、167万亩的中药材基地等,成为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林业是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力军。森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起源和载体,森林文化、湿地文化贯穿五千年华夏文明。“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些经典诗句与山水美景及其品格象征都以文化形式得以永久传承。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林业生态文化在乡村又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得到新的丰富发展。近年来,各地举办了不同形式的节会,如安陆的“银杏节”、麻城的“杜鹃节”、十堰的樱桃节,等等,通过节会文化活动,让人们在观赏自然美景中陶冶情操,让生态文化在乡村潜移默化,于无声处推动乡风文明和乡村有序治理。

  本届生态文化论坛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农学部主任、国家林业战略首席专家尹伟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守攻,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政策研究院院长范毅,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导、中国市长学院讲座入库专家李景奇,福建武平县县委书记陈厦生分别就我国林业兴乡村兴的历史轨迹和发展规划、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绿色是乡村振兴的底色——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解读、林业在乡村振兴中大可为、森林生态助推乡村绿色发展等议题进行精彩演讲,为本届论坛带来饕餮盛宴,为林业推进乡村振兴奉献了远见卓识和经验智慧。

  在本届生态文化论坛上,孝感市、仙桃市、潜江市、松滋市、石首市、咸丰县、竹山县等7个市县获得“湖北省森林城市”称号。从2010 年开始,湖北扎实推进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一方面积极争创国家级森林城市,另一方面深入开展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几年来,全省先后有9个城市成功获评“国家森林城市”,25个城市获评“湖北省森林城市”。武汉市黄陂区长轩岭街道等47个城镇分别获得“湖北省森林城市”命名、武汉市五里街唐涂村等1393个村分别获得为“湖北省绿色乡村”命名。

  本届论坛由湖北省林业局和荆门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首页
  • 电话
  • QQ
  • 信息
  • 留言